伟达:美国的“遏制战略”及预设陷阱

时间:2022-02-21 08:0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苏联1991年的最后解体崩盘,就是在内部活力日渐枯竭,而外部扩张又遭遇强力遏制的双重夹击下发生的,即所谓内外交困,难以为继。这也表明美国的“遏制战略”其实隐含了三大预设陷阱:

所谓“遏制战略”,起源于传统的地缘政治思维,即为竞争对手划定一个区域“遏制圈”。对手如果就在圈内活动,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如果对手试图突破“遏制圈”,就会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对手如按国际惯例及规则和平出牌,大家就彼此竞争;还有一种是对手破坏规矩,搞暴力出牌,那就必须加以制裁反击。

第一个陷阱,是“遏制战略”会让一个原本就封闭的社会体制更加封闭,以至于窒息。对手愈是“拧着干”:你遏制我,那我也遏制你,你与我脱钩,那我也跟你脱钩,就愈令其原本比较封闭僵化的体制,落入更大的深渊。邓小平的智慧就在于主张愈遭遏制,愈要开放,才是最终化解遏制的根本之道。开放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但有关体制的自生障碍,往往不允许更加开放,反而会加速封闭。

第三个陷阱,是“遏制战略”容易造成对手自我认知的错位和误区。在遭遇外界遏制时,对手的反应往往是抵触和反感,甚至于认为是因为自己厉害和崛起了,才招致外人的嫉妒、诋毁和掣肘。长此以往,就会引发“巨婴综合征”,对有关争议、质疑和批评都超级敏感,难以接纳,从而丧失以智慧、理性和创新取胜的契机和希望。

可以发现,“遏制战略”的核心哲学是防守而非进攻,但属于积极防守。其基本逻辑是应对潜在大国或集团对手,直接冲突(或称二战模式)是下策,因为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并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人道和经济危机,成本和代价太高,得不偿失。

第二个陷阱,是“遏制战略”的防守性质,可能让对手不再担心被进攻,安全无虞,可以我行我素了,随不随世界潮流发展无所谓。这就导致自我纠错、改革和创新动力与能力的持续衰减,其实正中了“遏制战略”的下怀,等于是令对手不断强化固有的自生障碍,滑向被动和劣势。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 和咨询专家

历史证明美国的“遏制战略”确实奏效:一方面苏联内部活力不断丧失,而另一方面困兽犹斗,试图依靠干涉和颠覆手段突破美国的“遏制圈”,譬如1979年入侵阿富汗,结果却适得其反,遭遇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制裁反击。

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目前已基本成型(可参考笔者《拜登政府的对华策略成型》一文,2月11日《联合早报》)。一大关键问题就是,这个战略对中国是否会奏效?因为答案属于未来式性质,我们目前不得而知。

但从历史角度讲,美国曾把原版“遏制战略”用于应对苏联,并且取得了“冷战”的胜利。我们不妨解析一下美苏当年的案例,从中也应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和发现。

于是解决办法就是认可对手的特定势力空间,不要深入到其核心腹地,不要把对手逼得走投无路,而是在周边范围和多点前沿设定“遏制圈”,以确保对手不要违规或暴力突围,从而维护和平与稳定格局。

时事透视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