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晰
去年11月,立陶宛与台湾合作,打破了外交惯例,允许台湾以“台湾”而不是以“台北”的名称设立了“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一举动具有支持“台独”的色彩,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虽然这场国际事件还未结束,分析其迄今为止已造成的影响和得失却也必要。
不难看出美国是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导演”此幕台湾驻外机构更名的闹剧,美国收到了“一石数鸟”的效果。
美国一方面通过“提线木偶”立陶宛挑衅北京的“一个中国”原则,测试了踩踏中国核心利益的红线,北京如何反应及反应的程度,从而积累了如何“以台制中”的经验;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试图帮助台湾增加了国际透明度,试着建立“一中一台”的先例作为示范样板。
中国、立陶宛、欧盟、台湾皆是此次改名风波中的受伤者。
中国的外交行动,意图迫使美国丢掉把“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升级为“台湾代表处”的幻想,并同时告诉国际社会,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国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也休想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不承受代价。
不过此次事件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中国和立陶宛陷入双边的外交危机;中国和欧盟的平衡关系受到冲击;中国和台湾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
立陶宛一方面在经贸上受到巨大的损失,其激进的反华举措造成其他欧洲国家的不满,外交路线也引起在野党的批评和反对。
欧盟则陷入是维护统一的对华政策,还是摆脱立陶宛的“绑架和胁迫”的两难选择。
台湾看来是此次事件中最大的输家。其“偷梁换柱”玩弄文字的伎俩被中国大陆识破,今后恐难“依葫芦画瓢”。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投桃报李”,额外花费10多亿美元对立陶宛的厚爱进行赞助和补偿,落下“金元外交”和“凯子外交”的口实。买来的立陶宛朗姆酒因价格高出中国大陆数倍,而遭台湾网民讽刺挖苦。
前些时候,立陶宛总统已承认用“台湾”之名设代表处是一个错误。近期的民调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立陶宛民众不支持现有的对华政策。立陶宛政府的“挺台”之势恐难以持久。
更有外媒报道,美国外交官建议立陶宛做出妥协,考虑更改“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也有消息人士称,为缓和与中国的持续紧张关系,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伯格斯已向总统瑙塞达提议,修改代表处的中文名称,使其如实反映英文单词Taiwanese的字面意涵。
虽然目前台湾官方否认相关报道的内容,但改名的压力绝非空穴来风。美国和欧盟在背后施加的影响一点都不难想象。
曾几何时,台湾对于更名成功,在立陶宛挂出“台湾代表处”的牌子十分兴奋,欢欣鼓舞。绿媒也大肆炒作渲染,高调庆祝,仿佛台湾与立陶宛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立陶宛设立了大使馆一般。台官方反复强调这是“外交上的重要突破”,意义重大。按照其首任驻立陶宛代表的话说,“这一更名的地缘政治意义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尽管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的名称中使用了“台湾”而不是“台北”,充其量恐怕也是像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功能也只局限在台北和立陶宛之间的经贸联系,其非官方、非外交性质(non-diplomatic)的属性丝毫没有改变。
如今要面临被迫改名的压力,个中的苦涩滋味只有台湾官方能够体会。按照台湾自己的逻辑,只要台湾在立陶宛代表处被迫改名,就是对蔡英文政府的打脸,就是台湾外交的挫败。
至于是中英文都改,还是只改中文名称?改为驻立陶宛的“台湾的代表处”,或“台湾人的代表处”,亦或“台湾人民代表处”?对中国大陆来说,首先是改名,改成什么名称是次要的。对台湾和立陶宛来说,名字要改得不失颜面,拿得出手,同时还要被中国大陆所接受,要费一番掂量。
从踌躇满志地主动更名到机关算尽地被迫改名,是台湾外交的突破还是“竹篮打水”?这要看中、美、欧、台背后角力的结果了。
作者为多伦多圣力嘉学院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