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深受各界瞩目的美国“印太经济架构”将在数周内公布细节,以目前所知的方向来看,极可能不利于台湾未来的经贸发展,政府宜利用相关管道向美方表达关切,以免在公布后难以更动,却必须面对难以承受的沉重后果。
以战略观点看,台湾位于中国大陆外缘,运输距离最近,依国际贸易“重力理论”(Gravity Theory)来看,若其他情况相同,会产生最大的贸易量是自然的发展,就如同英国最大的贸易对象是欧盟,墨西哥和加拿大最主要的贸易伙伴都是美国一样。若要改变这种贸易趋势,需有相当的其他利益来补偿,否则就会付出昂贵代价。如今,美国在经贸、科技和军事上要围堵中国大陆,企图将台湾拉进其包围架构,除非另外提供足以弥补未来可能遭对岸报复的损失,否则台湾就要谨慎,不必完全入壳,甚至要设法左右逢源,方能趋吉避凶,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有人会问,1990年代以前,在两岸政治对峙、经济互不往来之时,台湾经济仍然快速发展,难道现在就非依赖对岸不可吗?的确,当年台湾是不依赖大陆市场却能发展,因为有个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贸易组织”(当时称“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透过贸易咨商,降低各成员的关税并去除“非关税贸易障碍”,让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幅提高,且从1970年代中到80年代又获得美国“普遍化优惠体系”(GSP)的助力,获得了极为有利的贸易机会。
如今,贸易环境已完全不同:美国等多国兴起“新保护主义”、不允许贸易伙伴享有显著贸易盈余;台湾和对岸因政治对立,难以签署区域贸易协定;中国大陆本身已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长动能超越美国;除少数尖端半导体外,台湾其他对陆出口都可能被替代;服务业贸易方兴未艾,但在中国大陆极易受官方干预或控制。因此,若全面配合美国围堵对岸,除非愿意牺牲出口带动的成长,否则台湾经济可能停滞甚至负成长,但民众显然无意愿承担这种后果。
因此,美国即将公布的“印太经济架构”内容,对台湾而言就极为重要。媒体披露的发展方向,是将排除关税减让和其他的市场开放措施,而会由一系列单独的协议组成,让印太地区国家选择签署;内容将包括数位贸易、劳工标准、贸易便捷化、供应链、基础设施、加速减碳、赋税和反贪腐等。从这些项目看来,其内涵一方面是在确保美国供应链的“去中化”和稳定化,另方面是要求在美国供应链中的其他国家,必须要有良好的劳动、环境和经商条件,使趋近于美国标准,这些等同于提高架构内伙伴的贸易成本,减弱其对美国的竞争优势。
另外,架构内可能会有“市场准入”措施,让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能在美国销售更多的农工产品,显然这是为平衡架构伙伴的成本提升,所做出的补偿。只是,在美国制造业贸易基本上已全部开放的状况下,届时应是以农产品的开放为主,而对农业竞争力薄弱的台湾而言,这项“利多”其实是个空包弹,并无多少实质效益。在成本效益分析之下,台湾加入的“净效益”可能会是负的。
在此情况下,台湾应在该架构内容仍未定案公开之前,表达意见,亟能朝有利方向调整或补充。另外,台商多已自我调整生产模式,配合美中供应链变化的发展;但政府在配合美国印太策略时务必谨慎自持,避免几年后陆方高端电子品可找到替代时,立刻对台进行经贸报复,让台湾付出不必要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