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多运动、戒烟、学一门新语言……说到新年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列出一份典型、但没有成功的清单。
但BBC事实核查(BBC Reality Check)部门想要弄清楚,究竟有没有什么目标是更容易保持的?
虽然我们不能告诉你具体该列出哪些目标,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寻找一些线索,告诉你应该怎样执行并达成目标。
有证据表明,人类受“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驱使,即相比其争取收获,我们更倾向于恢复损失。
打个比方,这说明,制定一个恢复损失的目标──譬如说重拾旧时兴趣或回复以往体态──可能比一个收获新能力的目标更有效。
这也跟另一个建议息息相关——这些目标必须实际。
让其他人参与其中
英国华威大学有一位哲学家约翰·迈克(John Michael)博士,他的研究领域是制定和保持承诺所涉及的社会因素。
他表示,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目标对别人比较重要,我们的失败“可能会影响他人的幸福”,我们就更倾向于保持这些目标。
这种目标可能是跟朋友一起上课。如果需要先付钱,效果可能会更强。一旦我们觉得有人对某件事投入了时间和金钱,我们就更有可能将这些目标执行到底。
迈克博士目前正在测试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他人和自己中间,我们更倾向于防止他人蒙受损失。
现时已经有初步证据表明,即使面对一项无聊或困难的任务,只要有其他人为之付出努力,人们会更有动力继续执行这个任务。
具体提示
保持声誉也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把目标公之于众也有助于保持目标。因为你会担心,如果没能完成目标,别人会看轻你,从而会更有动力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