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海战争为题材的台湾剧集《零日攻击》自去年发布前导片以来话题不断,制作人郑心媚星期二(2月4日)透露,全剧预计5月底制作完成,之后可望上映。
《零日攻击》是台湾首部以台海战争为架空背景,探讨台湾社会战时可能状况的剧集。全剧共10集,每集都由不同导演拍摄。去年7月发布的前导片显示,剧情情节包含战争前夕,台湾政坛如何内斗、军方遭遇间谍渗透、美日等盟友是否会协助台湾或袖手旁观辩论,以及台湾民众如何采取准备抗战和投诚等。
《零》剧题材敏感,加上台海紧张情势持续升高,因此自前导片发布以来便格外受到瞩目。另一方面,该剧获得台湾官方约1.13亿新台币(492万新元)的补助,也遭台湾在野阵营质疑,是执政的民进党运用影视补助,大搞“抗中认知战”。
蓝营立委更在去年底以此为由,将台湾文化部今年度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业务”预算,冻结7500万新台币。
《零日攻击》制作人兼编剧统筹郑心媚星期二在台北国际书展的座谈会上强调,这部剧集单是筹备就耗时两年,创作理念其实是唤起台湾不同立场民众最大的共鸣。
“我们要承认我们是一个不团结的国家,是一个有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甚至认为自己是日本人的国家……因此,在面对战争侵略的时候,台湾人绝对不会像以色列一样,所有人拿起枪共同对抗敌人的入侵。”
郑心媚说,在剧集创作过程中,经过来回讨论,才发现台湾人的共同目标是守护民主自由这件事情不能够被改变。这也是让国际理解台湾人面对战争的时候,真正在想什么的一个窗口。
她也透露,全剧已进入后制阶段,预计5月底制作完成,之后可望上映。目前也正与平台洽谈中,其中又以海外平台的态度最为热切。
郑心媚坦言,有预料到这个剧集会有争议,但没有想到争议这么大。但她希望未来能邀请对剧集质疑的人士出席特映会。 “这些觉得我们要说他们坏话的人,真的特别要来看,才会知道我们还真心没有说他们的坏话。我们其实非常努力的想要知道他们的心理状态是什么这样子,也希望我们的诠释跟设想是符合他们的。”
另外,郑心媚也提到,许多剧组人员确实考量到题材敏感以及中国大陆市场因素,而不愿挂名、露面。面对中国大陆通过人工智慧(AI)技术与海量资料进一步强化华文创作话语权,郑心媚则认为,台湾更需要通过文化为自己发声。
另外,模拟台海战争实况为题材的台湾桌游《2045》制作人张少濂也在同场座谈中提到,台湾在市场规模的实力确实不如大陆,但保有原创力,是台湾最重要的实力。
他强调,如何诠释战争对台湾人来说非常重要,守护自由民主也是。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要完成的作品,是这些题材背后反映出最大的价值。
《2045》是台湾游戏品牌迷走工作坊在这次台北国际书展期间正式推出的兵推桌游,也是全球首款以台湾视角刻划台海冲突的桌游。玩家可以扮演台湾士兵、大陆间谍、亲中政客,甚至是保卫家园的民众,模拟战争发生前10天,不同阵营的人会如何追求自身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