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特朗普即兴式贸易政策 让中国电商如坐针毡

时间:2025-02-06 20: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下午察:特朗普即兴式贸易政策 让中国电商如坐针毡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美国邮政(US Postal Service)星期三(2月5日)宣布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包裹,戏剧性地扭转了12个小时前宣布的禁令。

从星期二(2月4日)闪电宣布到隔天紧急撤回,美国邮政的声明只有短短几句话,动机、理由均不详。

美国邮政的声明提到,目前正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合作建立新的对华关税高效征收机制,“以确保对包裹配送的影响降至最小”。

然而,此次急转弯已给全球物流系统和包括Temu、希音(Shein)在内的电商平台带来巨大的混乱。

由于全球物流链受到波及,美国联邦快递(FedEx)已暂停提供面向国际货件的“退款保证”服务,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海关也暂停接收来自中国的入境货件。

香港货运组织也担忧,部分货件可能滞留香港无法送至美国,美国消费者可能因为没有收到货件而要求退款。

广州一家跨境零售商销售经理就向彭博社抱怨,美国邮政的政策改动让他措手不及。过去24小时,他一直在慌忙地应对客户的询问。

此外,美国邮政仍在研究如何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协同征收小额包裹的关税,即使禁令被撤销,货物的配送仍存在延误甚至中断的风险。

中美媒体均认为,美国邮政出台禁令的原因是一项名为“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 exception)的规定。

这项规定允许价格低于800美元(约1080新元)的小额包裹入境美国时,无需提供货品的详细信息,也无需缴纳税款,也因此被戏称为“进入美国的方便之门”。

受惠于这道“方便之门”,Temu、希音、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等中国跨境电商,多年来得以持续以“击穿地板”的低廉价格,向美国消费者贩卖鞋服、配饰、3C数码、家居用品等产品,并压倒一众竞争对手。

2024年6月,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一家希音纺织厂的工人在生产服装。(法新社档案照片)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数据,2024年通过上述政策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达到13.6亿件,同比增长36%,其中Temu和希音的包裹占了三成以上。

美国政府认为,这些廉价货品不受控地涌入美国市场,不但冲击亚马逊等美国电商,还为毒品芬太尼的流入提供了渠道。

路透社去年10月刊登的调查报道指出,最低限度豁免制度已被毒贩用来向美国输入芬太尼及前体化学品,这些货物在进入美国的途中,未经过任何筛查。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月1日签署行政令,宣布从星期二(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撤销最低限度豁免规定。

在特朗普的重拳下,中国电商平台的廉价商品不仅将面临更高的关税,还得经过美国海关更严格的审查,意味着价格低廉和配送时间短的优势将被严重削弱。

只是,特朗普的即兴作风,不仅让中国电商平台无所适从,这次也让自家的行政部门跟着乱了套。

即兴式贸易政策

特朗普上任至今已向多个国家挥起关税大棒,但举棋不定、多变的贸易政策,让执行部门难以适应。

特朗普在1月22日宣布从2月1日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关税,并于1月23日将中国加入征税名单,但没有说明是否撤销针对这三个国家实施的最低限度豁免规定。

一个星期后,特朗普2月1日宣布从2月4日起取消这三个国家的最低限度豁免。但就在关税生效的前一天,特朗普暂缓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唯有中国继续保留。

美国《纽约时报》引述贸易律师指出,此次美国邮政的乱象正是特朗普迅速调整贸易政令所导致,邮政和海关官员几乎没有时间准备在贸易新规生效后,如何高效地检查蜂拥而来的包裹。

国际邮寄与快递行业协会执行董事穆斯说,如果特朗普通过常规的立法程序调整政策,受影响企业本可在数月的过渡期内提供意见并调整业务模式。“但我们根本没有这个缓冲期,一切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立刻执行。”

民主党籍加州众议员桑切斯说,美国国会两党都支持解决中国利用美国贸易政策漏洞的问题,但特朗普绕过国会的作风导致“邮政局和海关陷入混乱,试图补救他制造的麻烦”。

“这只是特朗普持续制造混乱的又一个例子。他喜欢签署行政令,在镜头前炫耀,却没考虑这些政令的长期影响和实行方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一(2月3日)签署行政令时,与记者交谈。(法新社)

联邦快递监管事务副总裁卡特去年10月已警告:“如果我们要求数百万个最低限度豁免包裹都经过正式清关流程,美国海关将面临严重的供应链阻塞,这将影响所有进口商,不仅仅是最低限度豁免包裹的进口商。”

混乱下的中国跨境电商

特朗普即兴式贸易政策所带来的混乱局面,恐怕也将是Temu、希音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不得不应对的难题。

此外,受保护主义驱使的监管行动,不仅限于商业和贸易层面。美国国会议员近几年来屡屡指责希音和Temu在中国的生产线工作条件恶劣,并且供应链涉及强迫劳动,要求对此进行调查。

美国媒体Semafor星期三引述消息人士称,美国已在讨论是否将希音和Temu列入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强迫劳动”名单。

在商业和政治双重监管夹缝中生存的Temu和希音,也没有坐以待毙。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为了规避最低限度豁免制度取消所产生的额外关税,Temu和希音正加快在美国扩建储备仓库,让商家将商品存在仓库后在当地分销,而不再依赖从中国直接批发。

在Temu的“限时抢购”专区内,大部分商品都带有绿色“本地”标签,显示这些商品存放在美国仓库。

此外,Temu和希音均加大在美国市场的广告投放力度。根据美国银行估算,Temu和希音的广告投入可能占谷歌和Meta总广告支出的2%至4%。

但即便有了应对措施,在特朗普不按牌理出牌的个性下,类似于此次美国邮政风波的乱局很可能再次出现。Temu和希音等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的未来,恐怕将不再是顺风顺水。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