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7月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经季节调整后,跌穿50.0持平点,显示私营经济今年首次缩减经营活动。
综合香港经济日报和彭博社星期四(8月3日)报道,香港7月标普全球PMI指数由上月50.3降至49.4,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反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正在放缓。指数高于50表明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萎缩。
标普全球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私营经济景气在7月出现逆转。由于新接的订单量由升转跌,香港企业于是降低产量,但来自海外和中国大陆的业务仍有增长,因此经营活动的整体跌幅属于温和。不过,当价格压力在7月加剧时,香港企业对物料采购和人力配置显得审慎。业者对经营前景的信心不及上月,整体乐观情绪回落至去年11月之后新低。
香港市场需求重现收缩,企业因止降低了经营信心,乐观度下滑至八个月新低。业者对前景忧虑,冲淡对经济好转的期待。随着新增订单和业务量下降,企业于是缩减采购,跌幅为一年以来最高,但由于采购量与使用量相若,因此库存水平变化不大。
踏入下半年,香港私营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与日俱增。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雇员薪酬同时上涨,在采购价格和工资成本的夹击下,整体投入成本显著飙升。有见于此,企业随即加价,借以将成本负担转嫁客户,且价格升幅比上月加快,高于一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标普全球市埸财智经济研究部副总监潘婧怡说,香港私营企业幅重启拉动的增长动力,似乎在下半年初耗尽。最新PMI数据显示,新增订单由升转跌,导致经营活动委缩,但景气下滑的速度毕竟温和,而来自海外和中国大陆的出口需求仍在扩张,继续支撑企业经营。不单整体营商环境转差,同时值得忧虑的还有价格压力再度升温,此情况很可能进一步抑压商业信心,影响市场未来数月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