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到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路步行街逛了一圈,被汹涌的暑期游客潮震惊:从街头到街尾一路都水泄不通,甚至有多名警员在路口和地铁站维持秩序,而这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夜晚。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春临本周在记者会上也分享了一件小事:他在周末观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午夜场,发现影院里座无虚席,最终只买到靠边的座位。
这样的亲身经历,很难不让人觉得中国民间消费正在蓬勃复苏。但实际情况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经历了年初的报复性反弹后,増势逐渐放缓,同比增速从5月的12.7%大幅回落至6月的3.1%。
消费态势的疲弱从电商平台也可见一斑。年中的“618”大促销过后,电商巨头淘宝和京东均未公布销售额和同比增幅,其中淘宝已是连续第二年未公布总成交额。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77.2%;在出口受外需冲击走弱之际,消费对拉动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接连出台促进家居消费和汽车消费的措施后,中国国家发改委本周又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从改善汽车、住房、餐饮和文旅等领域消费入手,提振复苏乏力的内需。
不过,洋洋洒洒的20条措施里,没有提到发放现金或消费券,而是侧重开发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例如要求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夏日消费;要博物馆、游乐园等延长开放时间,推动夜间消费;完善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要金融机构降低消费信贷利率等。
李春临强调,促消费政策不是“掏空钱包”“透支需求”,而是帮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网民调侃:“我缺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吗?我缺的是钱。” 还有人承诺:“如果能解决囊中羞涩的问题,立即响应号召去消费,不劳国家刺激。”
尽管中央财政没给出真金白银的补贴,一些地方政府已自掏腰包发放消费券。本周以来,南宁、海南、深圳和上海相继发放消费券,促进文旅、购物和体育消费。江西省政府更宣布下半年将安排省级商务资金1亿元(人民币,下同,1867万新元)用于发放消费券。
但与此同时,多地政府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近年来发放的消费券不仅疏于管理,拉动消费效果也欠佳。如广东省发现四地超标发放消费券,海南省安排的800万元消费券资金中,超过七成未核销。山东德州武城县安排消费券资金1万元,实际仅支出935元,只有三家商户受惠。
有分析认为,和中国经济体量相比,地方政府发行的消费券不过是杯水车薪。也有人认为,消费反映的是长远信心,若没有雄厚家底,发钱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中国民间是否还有可待激发的消费潜力?若单看居民存款数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居民存款去年增加17.84万亿元,增幅比前年翻了近一倍。然而,同期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历史新低,收入信心回落,显示储蓄增加是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和投资意愿低下的基础上。此外,去年楼市风险攀升,也冲击民众的购房意愿。
虽然今年冠病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大大减弱,但中国经济面对的逆风不减,民众依然对前景预期悲观,忧虑收入不增反降。这导致专家此前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和“报复性买房”只是昙花一现。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根据最新消费数据测算,目前消费中相对最弱、至今仍在下降的主要是建筑装潢和日用品,前者和房地产销售弱势有关,后者主要是因为收入效应尚未修复。
说到底,中国民众既不缺消费潜力,也不乏消费意愿,缺的是对未来的信心。要老百姓把未雨绸缪的预防性积蓄用于吃喝玩乐,买房买车,既不现实也不合理。
官方出台的种种促消费政策,只能治标地提升消费体验;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对提振消费信心也只是隔靴搔痒。要释放消费潜能,就得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就业、提振收入,才能打消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担心消费会“掏空钱包”“透支需求”。
中共政治局在7月底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并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这说明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接下来就要看官方怎么打出政策组合拳,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民间消费意愿,让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重新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