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路透社
对波音737 MAX 8的临时禁飞正迅速在全球发酵,据美国媒体报道,到北京时间星期三中午,全球各航空公司的该机型飞机已有2/3停飞闲置,尽管美国和个别铁杆盟友还没有动作,但由于一些国家已经拒绝波音737 MAX 8进入它们的领空,该机型的运营陷入瘫痪已很难避免。
中国是第一个宣布暂停飞行波音737 MAX 8的国家,但是接下来,欧洲国家的跟进非常坚决。虽然有人怀疑欧洲的激烈反应背后有空客与波音竞争的影子,但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波音737 MAX 8的安全丧失了信心。美国也出现了很多人拒绝乘坐这款机型的情况,说明这种恐慌在迅速传染。
波音这个时候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排除风险上,而不是试图通过发声明表达对自己产品安全的信心来排除公众的担忧。这是没用的,它的类似声明不会比埃塞俄比亚和印尼半年内两起疑似相同的空难更有说服力。这样急匆匆的保证也不会给波音的形象加分。
波音还应当积极回应各航空公司希望它支付停飞损失费用的要求,不应迫使各航空公司联合起来就此提起诉讼。这方面的正确反应也会有助于人们恢复对它的信心。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迄今没有对波音737 MAX 8的飞行进行任何限制,与人们不断升高的对该机型可能存在隐患的焦虑是反着来的。美国政府显然有在此特殊关头护一护波音的意思,波音的利益在美国政坛上无疑是有分量的。
这起事件提供了人们观看美国政治与资本关系的少有机会,美国国内停不停飞波音737 MAX 8具有标志性意义,而来自美国政府的站台是当前情况下保护这款机型声誉的最后防线。这种保护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但美国体制营造了它在美国社会的“合理性”。
已有美国议员要求就波音737 MAX 8的技术可靠性举行听证会,但如果波音没做好停飞该机型的准备,特朗普政府违背它的意志强令停飞就是美国环境下蛮艰难的选择。
波音是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伟大公司,是航空制造业的顶级巨头,但即使它,应对人们不断提高的对民航绝对安全的要求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互联网极大缩短了空难与人们的距离感,增加了每一起空难的爆炸性。
埃塞空难和印尼空难都远在西方人认为落后的非洲和亚洲,过去美欧公众可以认为它们与自己离得很远,本国航空公司的可靠性可以独立存在,但如今航空安全问题更加连为一体。
波音把全球变成自己的市场,就必须同时对自己飞机在全球的安全使用承担起充分责任,本次事件体现了人们对波音“权力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的要求。飞机卖得多了,风险随之扩大,这很可能也是全球化加互联网时代摆在波音面前的新挑战。
如果波音控制不了市场拓展所伴随的风险增加,那么即使大如它这样的航空业巨头,也将很脆弱,跌大跤就将成为它21世纪的可能宿命。
当然了,航空业出个新星很难,需要漫长的时间成本,波音的不可取代性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改变。但是波音切不可手握这一优势就怠慢了市场对它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些年商场上上演的种种兴衰故事表明了,没有谁和哪一种模式是绝对安全的。波音需要像刚创业的公司一样谦虚谨慎,如履薄冰。
波音不应为了利润而在履行它对市场的应有义务上打折扣,现在是考验它如何权衡两者孰轻孰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