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将摄像机、录音笔等器材全数送交检查,9日清晨6时30分,手机、钱包全部留在酒店房间,开始接受安检准备出发,前去采访10时开始的朝鲜70周年国庆阅兵。
这才只说了130多名国际媒体记者采访朝鲜国庆酸甜苦辣的一小部分。
在此前一天——9月8日下午5时多,大队人马集体采访了一天,快回到酒店时,各家外媒的“陪同”告诉所有人:今晚有特别采访项目,一小时后开始安检,所有的器材必须上缴受检,不准带手机,不要带私人物品,预计午夜前回来。
至于采访的主题是什么,目的地在哪里?不告诉你,到时你就知道。
那些连续几年采访朝鲜国庆的同行对此都已见惯不怪,大家只是各自猜测神秘的采访主题会是什么。一直到我们上车,领回各自的器材后,还不确定当晚会看到什么。
答案在晚上9时多才揭晓:我们被带到平壤室内体育馆,采访朝鲜建国70周年国庆晚会。
外媒被安排站在二楼观众席最后一排的后面。晚会的主人是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主宾是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领导人特使栗战书。
外媒透过长镜头,能看到栗战书的背影,证实他本人到场。此外就是观察和观赏精彩的朝鲜歌舞与音乐演奏,艺术水平确实高,只不过连续站两个半小时的滋味不太好受。
接近凌晨回到酒店,记者下车后再次将摄影器材送交安检。各自拔出相机中的记忆棒,飞奔回房间抱着电脑下楼到新闻中心,一边与瞌睡虫大奋战,一边传照片、剪片、赶稿。有的同行睡不到两小时,就得起床接受清晨的安检。
据说这一套做法——涉及高层领导的采访不得预先告知、记者的设备必须接受安检、不准带手机,这在朝鲜行之有年,我们也只好入乡随俗。
![20180910_news_pyongyang_Large.jpg](/uploads/allimg/180910/150S24364-0.jpg)
昨天朝鲜国庆正日晚上,国际媒体观看大型团体操,同样的安检程序再来一次。重复做了第三次以后,大家对这个流程都已经很习惯。就是出发前几小时需排队将器材都上缴接受安检接受统一管理,然后记者本人抓紧时间做一些工作,一两个小时后再出发。
连续两天下来,有的记者只睡了几小时,包括《联合早报》在内的部分外媒再接到一个通知:原本预定明天(11日)9时离境的高丽航空航班,提前到凌晨3时30分起飞!明天的行程也还不确定。也就是说,大家连续三晚不用怎么睡觉了。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但除了接受,没有别的选择,人的忍耐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