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llimg/180908/0K1363a1-0.jpg)
![](/uploads/allimg/180908/1-1PZPJ9440-L.jpg)
▲平壤市民李志香受访时说,她的未来期望是朝鲜民族统一,以及她个人“很成功”。(韩咏红摄)
走进 朝鲜
韩咏红 [email protected] 林子恒 [email protected] 平壤报道
对于相隔10年后再次踏足平壤的《联合早报》记者而言,平壤的变化确实显著。不管是市容建设、市民的穿着与观念,平壤都显示出向前发展的企图心。
处在国际社会空前制裁压力下,平壤的市民生活依然有序进行。街上路人神情平静。走进市内近年兴起的小餐馆,中产阶层轻松聚餐,访客可能瞬间忘记自己置身于朝鲜,更遑论感觉制裁的影响。
当然,只要一想到联接互联网的“天价”,以及外媒的居住地点与活动都受到高度限制,你就会立刻想起,这里毕竟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之一。
朝鲜将在本星期天(9月9日)庆祝70周年国庆,在这个充满政治意义的时刻,停止了八年的国庆大型群众性表演将再次登场。朝鲜也对国际媒体掀开神秘的面纱,广邀国际媒体入朝采访。
对于相隔10年后再次踏足平壤的《联合早报》记者而言,平壤的变化确实显著。
不管是市容建设、市民的穿着与观念,平壤都显示出向前发展的企图心。过去五六年里,市场经济雏形开始以餐厅、西式咖啡馆、披萨店的形式出现,在另一些时候则是以黑市面貌现身。
市区中心出现了一整片高楼,足以用“林立”二字形容,其中包括现任领导人金正恩上台后竣工的标志性街道,例如未来科学家大街、黎明大街。后者在2017年竣工,如今是平壤“高大上”的富人区,住着金日成综合大学的科学家。
马路上的汽车也不算少,车型主要是老式的德国马赛地、中国的比亚迪等,路上还有不少出租车。据经常到平壤的外国人说,早两年平壤市还堵车!为了“治堵”,市政府实施了单双号限行政策,单日只有车牌尾号是单数的车子能上街,双日让双号车子上街。不过就记者实地观察,单双号限行并没严格执行。
也是在交通问题上,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制裁给一般人的感觉最切身。有朝鲜人与了解情况的中国人私下对记者说,经常能听到司机抱怨,现在很难买到汽油。而且,汽车零部件不能进口,车子无法有效维修,对于行车安全也构成威胁。
不放弃思想政治教育
与过去一样,朝鲜官方也规定媒体的采访行程,但如今主题已不是纪念馆,而是展示朝鲜经济发展、文明与现代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