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英雄》反映印度电影在中国掀热潮

时间:2018-07-30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视野
《厕所英雄》聚焦印度女性如厕问题,新颖而带批判色彩的题材吸引不少中国观众捧



《厕所英雄》聚焦印度女性如厕问题,新颖而带批判色彩的题材吸引不少中国观众捧场。(互联网)

《厕所英雄》是今年在中国上映的第五部印度电影,聚焦女性如厕权利的问题。从去年5月的《摔跤吧!爸爸》、之后的《起跑线》《神秘巨星》,到现在这部《厕所英雄》,印度电影过去一年在中国可谓一部接一部掀起热潮。

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市场,一部探讨“拉撒”课题的印度电影,在一众商业巨片中格外吸引眼球。一间没厕所的农村房,竟引发一场离婚风波,另类题材吸引不少观众捧场,收获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厕所英雄》是今年在中国上映的第五部印度电影,聚焦女性如厕权利的问题,故事中女主角嫁给男主角后,发现对方家没厕所,妇女必须在野外如厕,一气之下决定离婚,掀起了一场女性“厕所革命”。

截至昨天(7月29日),《厕所英雄》在中国票房逼近95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900万新元)大关,虽远不及去年《摔跤吧!爸爸》创下的13亿元票房神话,但仍算成绩不俗。

口碑方面,不少观众和影评人赞赏影片聚焦印度社会现实,拷问性别平等、社会福利、文化枷锁等课题,具批判性也引人深思。

《厕所英雄》带来的票房红利和舆论热议,再度印证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热衷。从去年5月的《摔跤吧!爸爸》、之后探讨教育课题的《起跑线》、描述印度女生歌星梦的《神秘巨星》,到现在这部《厕所英雄》,印度电影过去一年在中国可谓一部接一部掀起热潮。

爱看印度电影的重庆作家兼媒体人姜汤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如此形容印度电影的魅力:“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对个人生活充满了理解,也充满了对复杂人性的思考。同时,影片也对生命权益有正义的主张,以及捍卫生命多元选择的责任。”

印度电影在中国掀三波热潮

实际上,印度电影多年前已走入中国观众视线。研究印度电影的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印度甘地大学访问学者付筱茵告诉《联合早报》,印度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有三个阶段。

她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印建交后不久,反映印度等级社会现实面的《流浪者》、探讨农民和城市底层贫民生活的《两亩地》等经典印度片,已在中国掀起一阵中印电影交流小热潮,只不过这股热潮并非由市场驱动。

第二波热潮则出现在80年代初期,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观众对外国文化与艺术形态如饥似渴,《大篷车》《奴里》《哑女》等印度歌舞娱乐电影引入中国市场后非常受欢迎。

由《摔跤吧!爸爸》带动的热潮则是第三波,和前一波一样由市场带动,但聚焦较严肃题材,现实主义和批判色彩更鲜明。

这些有别于传统宝莱坞歌舞片的新一代印度电影,在全球多国上映,但很多地方的观众群是当地的印度社群。然而在中国,这些电影却吸引了无数不谙印度话的观众捧场。在付筱茵看来,这与两国文化和体验上的一些共性因素有关。

付筱茵解释说,传统中国社会的家庭意识非常强,但当下在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下被弱化了。相比之下,印度社会和印度电影呈现的家庭意识仍然很强,这些关于家庭伦理的表达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同时弥补了他们内心的一些情感匮乏。

她也指出,印度电影体现的家国意识,以及所刻画的简朴生活,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景有许多相似之处,能勾起怀旧情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印地语系的印度籍助理教授智辉(Vivek Mani Tripathi)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如此归纳:“中国和印度社会面对很多共同问题——贫民问题、农村问题、妇女问题、恐怖主义、教育问题、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了印度电影的题材,中国人很容易理解。”

弥补中国电影空白

从另一角度看,印度电影之所以在中国爆红,也因为它提供了中国观众无法从主流中国电影中汲取的养分。

付筱茵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缺少娱乐电影,《大篷车》这样的印度歌舞片恰逢其时;如今,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质世界越来越丰盈,精神世界却相对虚空。当下中国电影较缺的,是对理想主义的探讨,这正是《摔跤吧!爸爸》等印度电影所弥补的空白。

在付筱茵看来,中国之所以难出产《摔跤吧!爸爸》这类现实主义的电影精品,主要原因是目前浮躁的电影产业生态。她指出,目前中国电影业存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现实主义电影并不具备票房优势。

另一考量则是电影审查制度。作家兼媒体人姜汤认为,印度是个创作尺度开放的国家,这令电影从业员的人性和良知得到很大的尊重与保护。相比之下,中国电影界存在政策局限和压抑,一些电影人在困难重重中“搞钱的欲望巳近疯狂,这种心态不可能拍出好作品”。

上述多种历史、社会、文化层面的因素,成就了印度电影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的高票房。付筱茵举例说,《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创下近13亿元票房,远超出它在印度市场的5亿多元票房,这让印度片商感到非常惊喜。

不过付筱茵提醒,并非所有印度片都深得中国观众的心。像今年5月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堪称制作成本最高的大制作,是当年印度本土票房冠军,来到中国却惨遭票房滑铁卢。可见中国观众对印度式商业片仍存在审美差距。

整体看来,印度教授智辉认为,中国目前这波印度电影热对促进两国交流有利无弊。他指出,中印近年来虽然出现一些边境领土争端,但两国领导人并没有让这些问题影响文化领域的交流。

除了安排更多印度电影在中国上映,智辉也举例说,印度总理莫迪2015年访问中国期间,中印便同意合拍友好交流题材电影,推动民间文化交流。

他笑说:“我在中国搭地铁时,常会有人问我是印度人吗?得知后,他们会说:‘印度电影很漂亮!’,可见电影已经成了中印之间的一道桥梁。”

相比中印电影,付筱茵认为,中国电影制作技术是强项,但印度电影的艺术与文化品质等软性元素,则是中国电影能借鉴的地方。

姜汤总结说:“印度电影更注重柔性细节,让人在小我中体会到愉悦与伤悲……电影本质上是表现灵魂的艺术,凡是真诚展示复杂灵魂的电影,大众一定会喜欢,也一定会有共鸣。”

顶一下
(11)
91.7%
踩一下
(1)
8.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