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调降中国主权信评船过水无痕?

时间:2017-05-27 08:4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视野
一周综述 不少分析师指出,海外评级或外国评级机构的评论,相比信用基本面和国内投资者所知,可能不是那么贴切,因此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并不大。 穆迪周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一档至A1,

一周综述

不少分析师指出,海外评级或外国评级机构的评论,相比信用基本面和国内投资者所知,可能不是那么贴切,因此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并不大。

穆迪周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一档至A1,并将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随后,穆迪表示,已经把26家中国非金融企业和基础设施类的政府相关发行人的评级下调一个等级,其中包括17家央企及其子公司以及九家地方国企及其子公司,并有24家企业的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同时,穆迪下调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以及国银租赁的信用评级,维持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建信租赁和工银租赁的评级,并将交通银行、交银租赁和交银租赁香港的评级列入下调的复评名单。

受该消息影响,周三中国股市和人民币汇率一度下挫,但午后跌幅便收窄。

周四,中国金融市场稳中见升,股市方面金融股发力推动上证综指收复3100整数关,市场猜测穆迪下调评级后国家队进场维稳。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周三也出面批评穆迪是基于“不恰当”的评级方法,其观点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

不少分析师也指出,海外评级或外国评级机构的评论,相比信用基本面和国内投资者所知,可能不是那么贴切,因此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并不大。

因此,过去两天,中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节奏,也并未因中国的主权评级意外遭穆迪下调而被打乱。

市场担心央行干预汇市

从表面看起来,穆迪调降主权评级的冲击似乎是船过水无痕,然而,对于中国央行的进场干预汇市,分析师却有所担心。例如澳新银行驻新加坡主管的分析报告就指出,这种干预行为可能会再次激发市场对于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忧虑。

另一方面,市场也注意到,表面看来,评级遭调降不是什么大事,但事实上那些依赖境外债市融资的中国企业却很受伤。

尽管与境内债市9万亿美元的规模相比,中国企业的外币债务微乎其微,但在中国政府打击金融杠杆导致国内借款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今年以来发行美元债券的规模势将创下纪录最高水平。另外,境外发债也是政府鼓励资本流入,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这项策略的一部分。

分析师们认为,通过发债新添飞机与船只的航空及船运公司格外容易受到冲击。

分析师预估,中远海发、国银租赁和中国飞机租赁之类的飞机、船舶租赁公司将会“尝试提高飞机和船舶租金,以把上升的融资成本转嫁给航空公司与船运公司”。

海航集团也因此再次受到关注。该集团刚在5月19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旗下海南航空计划发行不超150亿元人民币可转债,用于购买19架波音飞机。

海航集团是中国收购步伐迈得最猛的公司之一,2016年以来累计宣布和完成了逾3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上海澎湃新闻网25日的一则报告称,海航两年内在海外完成的28个收购项目,一半融资来自境外。

原本因海航“看似疯狂”的海外收购行动,已经引发外界对其资金链的担忧。

无论如何,对中国长期观察人士来说,穆迪此次调降中国评级的决定,还是值得深思的。

彭博社发表的分析文章称,穆迪上一次调降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还是在1989年,当时北京爆发天安门事件,并引发国际制裁,经济增速骤跌至4.2%。

时隔28年的今天,形势和1989年时虽然截然不同,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而且,尽管再次遭遇降级,主权评级却仍是A1,远高于当初,但却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1989年由于债务负担拖累经济,决策层也曾面临重组国有企业的压力,从而令金融业承压。

目前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政策刺激措施,杠杆率越推越高的情况,不仅是中国当局努力降低风险的要务,也正是让穆迪所担心的地方。

中国决策层将如何化解降级这一事实存在的挑战,并再次令世界对其刮目相看,市场与穆迪都将会继续追踪。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