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过年有苦难言 反向团圆渐成趋势(2)

时间:2018-02-19 19: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社会新闻
有分析认为,反向过年既可以有效缓解春运交通压力,也能带动淡季旅游的酒店、景区等消费,对个人来说,也不必为抢票心力交瘁,甚至节省旅游费用。 人口输出大省安徽,每年都是春运乡愁最浓的省份之一。虽然返乡过年

有分析认为,反向过年既可以有效缓解春运交通压力,也能带动淡季旅游的酒店、景区等消费,对个人来说,也不必为抢票心力交瘁,甚至节省旅游费用。

人口输出大省安徽,每年都是春运乡愁最浓的省份之一。虽然返乡过年一直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近年也有人开始愿意留在工作的城市过年。

并不打算回安徽过年的北京销售人员王辉(32岁)就向本报吐槽去年返乡过年的感受:“过完年整个人都不好了”,“被催婚不说,给亲戚朋友孩子的红包花去整个月的工资,整个小城闹哄哄的,出租车任意拼车涨价,餐厅人满为患。”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云飞对《联合早报》说,很多农二代在大城市出生成长,已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能回乡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加上农村凋敝,一些城市面对大量集中的返乡人群也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服务。除此之外,省际省内密集的高铁网线便于流动,今后应该会有更多在外打拼的安徽人加入逆向过年的行列。

旅游过年、异地过年正在成为各地兴起的春节新风尚,返乡过年不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民众心目中具有浓厚的皈依感,“年味淡了”是时下很多人对过年的共同感受。

实际上,“过年”本身并没有多少变化,阖家团圆永远是春节的主题。

年味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走亲戚、看春晚、穿新衣等传统形式已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而旅游过年、微信拜年、红包大战等,都在以新年俗的形式诠释着阖家团聚。新年俗的兴起,为根植于农耕社会的春节赋予了新的活力,让几千年来的年味得以延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