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京腔新韵
一个多星期前从新加坡飞抵北京,迎接我的是一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这是中国取消入境强制隔离的第二天,北京首都机场的国际航班抵达区还是很冷清,因为没有其他航班在同个时间落地,入境的过程很顺畅。
取了行李走出航站楼,倒是被德士站人头攒动的景象吓了一跳。德士师傅说,北京疫情高峰过去后,国内航班的人流多了起来,生意好了不少。
一路上车流缓慢移动,师傅絮絮叨叨:“现在堵得厉害,阳完都跑出来了,再不限号,这车没法开了。”原来12月下旬,北京遭遇防疫松绑后的疫情高峰,马路上几乎空无一人,官方取消了车辆限号规定。如今城市走出疫情高峰,首都重回“首堵”。
松绑防疫一个月后,北京从汹涌的疫情中走出来,恢复的速度快得惊人。回到公司上班,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想扫码,发现办公楼已不见层层围栏,也没有安保检查健康码,那块立了两年多的“北京健康宝”二维码站牌被搁在角落。
办公楼边上的商场,午餐时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又回来了,餐馆外竟然排起了人龙,记得11月中离开北京时,餐馆的服务生还在为没有顾客、馆子可能倒闭而发愁。
中国去年底突然解封,各地随即在并无周全准备下迎来疫情高峰,有人形容,这是中国进入的一场大冒险。冒险的结果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看着烟火气重现的北京,能感受到治理重心已从防疫转向经济。
在疫情反复冲击下,中国经济去年艰难地实现了正增长,但3%的增速远不及官方设定的5.5%左右增长目标。解开防疫枷锁的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开局之年,复苏的势头会有多强劲,是很多人翘首关注的问题。
随着封控解除,人员和要素流动起来,经济大概率会掉头向上。中国各地近期已陆续公布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除北京、天津两地,其余29个省区市的增速目标均不低于5%。如果考虑到去年的基数较低,不低于5%的增速算是较保守的,但保守背后也透出必要的谨慎。
中国经济仍然面对困难,尤其是一些下行的惯性可能成为深层的隐忧。
官方星期二(1月17日)公布的各项重要指标里头,消费数据不容乐观。在疫情前,中国着力推动消费,试图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但民众这几年不敢消费、不便消费,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0.2%,较2021年回落了12.7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也下滑至32.8%,与2021年的65.4%相比,几乎腰斩。
迈向与疫情共存后,消费环境必然会有改善,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不容小觑,但要恢复信心和预期还需要时间。中国央行12月底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收入信心指数已下滑至2001年来新低。有中国经济学者去年曾警告“消费下降的惯性”问题,即一段时间内消费大幅下降,可能带来心理阴影,产生长期不愿消费的惯性。复苏中的中国经济,最不愿看到的是这样的惯性。
信心不足的惯性也在民企中蔓延。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官方连续释放支持民企的信号,给过去几年遭遇监管风暴和担忧政策“左转”的民企打强心针。中国副总理刘鹤本周还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喊话称,有的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边是官方大派定心丸,一边是民企战战兢兢。上星期,一则关于陕西向私企派驻第一书记的消息掀起舆论波澜。空降“第一书记”的做法,被质疑为干预私企决策和运作,还引起“公私合营”的猜测。中国经济需要民企,而民企发展需要公平、宽松和稳定的环境,最受不住政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要让企业建立信心,光是喊话恐怕还不够。
中国各地陆续在12月底至1月初渡过开放后的首轮疫情高峰,高峰的到来比预想中来得更早,在经历大约三个星期的慌乱无章后,疫情在许多城市基本稳定下来,社会秩序在逐渐恢复。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以近乎“休克疗法”的方式渡过全面开放后的首个疫情高峰,整个过程惊心动魄,但回头看还是比预期平稳。
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从很多其他国家的经验看,与冠病共存的路是漫长和坎坷的。中国后续将面对怎样的疫情发展轨迹,第一轮疫情消退后会否反弹,到时候社会秩序又会受到多大干扰,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也是今年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