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京腔新韵
上周末,北京疫情突然升温,我所在的朝阳区成了重点防范区,前天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身在上海的朋友们看到消息后,纷纷发短信提醒我尽早存粮囤货,以备不时之需。一名朋友发来囤粮攻略:多买些耐放的豆子,黄豆可以磨豆浆,绿豆能用来发豆芽;冷冻柜里多留点空间给牛肉、海鲜,这类食物很难团购。冰箱如果不够大,赶紧上网买一个小冰柜,有备无患。
另一名朋友也分享经验:别囤大白菜、土豆和萝卜,社区发的蔬菜礼包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些蔬菜;水果要买不易烂的,鸡蛋的用处最大;如果平时没时间做饭,就多存点方便面、自嗨锅(有发热包能加热烹煮的速食品)和速冻食品。
还有朋友说,不要期望能在封控前囤足所有物资,必要时得以物换物。根据上海的经验,可乐、鸡蛋、葱姜蒜是“硬通货”,几乎什么东西都能换到。
一名新加坡朋友还建议,要积极拓展社交圈,加入小区的各大业主群,和市场的商贩加上微信,封控时才会有“lobang(门路)”,毕竟封控多久谁都说不好,囤再多物资都会“蛋尽粮绝”,到时候这些联系人就会成救星。
“过来人”的叮嘱,加上网上流传的各种抢购消息,顿时让我紧张起来,虽然觉得北京封城实在难以想象,但有了上海的前车之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还是决定行动起来。
冠病大流行后,一有风吹草动,就进入疯狂的囤货模式,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各地无数次上演。尽管北京市官方不断强调已加大物资保供力度、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地方官媒也不断提醒市民理性购物,“买买买”的气氛这几天仍然笼罩京城。
前天一大早,朝阳区的许多超市外排起长长的人龙,货架被扫荡一空,走出超市的人提着大包小包。登陆生鲜网购平台,系统不是提示“售罄”,就是提示“运力不足”。网上有段子调侃,“上海人民在封控中等物资,北京人民在物资中等封控”;“气氛烘托到这里,好像不封都不行了”。
北京过去两年也发生过多次局部疫情,包括2020年中的新发地市场疫情。4月22日暴发的本轮疫情中,目前累计感染92人,这与北京2000多万的人口基数相比并不算多,但这轮疫情引发的焦虑感前所未有。这背后是对“昨日上海,今日北京”的担忧,人们囤的不仅是物资,更是因为看到上海挣扎后,越来越缺失的安全感。
上海和北京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个是魔都,一个是帝都;一个是中国经济枢纽,一个是全国政治中心;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个是天子脚下的皇城根,但两座城市都是标杆,上海的种种困境,很难不让身处北京的人有深深的代入感。
上海疫情失控后,官方多次强调不封城,对网传的消息也频频辟谣,但城市还是进入等同于封城的“全域静态管理”,抢菜难、吃饭难、看病难等问题过去一个月屡屡把上海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质疑防疫政策的声音高涨。封城防控对经济运行和民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上海发生的各种慌乱、失控甚至悲剧,也让焦虑感向其他城市蔓延,给更多人造成不安,冲击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打击社会对防疫措施的信心。
如果上海无法控制奥密克戎,北京是否也会步上海后尘?上海封城后的荒腔走板,会不会在北京重演?一旦北京采取严格封控,政府是否具备动员和执行能力,保障基本的物资供应和医疗服务?如果中国最重要的两座城市相继沦陷,是否等于正式宣告防疫失败?个人要承受多大的牺牲,国家会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北京封城虽然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每个忙着囤货的人,相信脑海里都多少浮现过这样的问题。
中国仍然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措施,这背后有其现实的考量。中国很大、也很复杂,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各地医疗条件的不均衡,让它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惯性、调整之前被证明过成功的防疫措施;坚持这条道路,也掺入了政治的因素。不过,无论选哪条道路,要走下去,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步伐,不可缺失的是民众对政府和制度的高度信任。
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北京正设法通过密集筛检与追溯传播链上的感染者。这轮疫情牵动政治和经济大局,北京能否避免破防和重蹈上海的覆辙,将决定人们在上海疫情中失去的信心能否被挽回,也会对中国下来的防疫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