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港澳突搜
踏入4月下旬,香港的疫情持续改善,加上天气开始回暖,街上的人流明显增加了不少,而老鼠也逐渐活跃起来。在周围的花槽和护土墙等公共地方,近日不时可以看到老鼠出没的踪迹。
10多天前,香港老牌公共房屋住宅区——美孚新邨就发生了一起和老鼠有关的新闻。事缘从去年底开始,住宅区的一个住宅单位经常有一大群老鼠出入,之后更不时爬出窗户沿外牆钻到其他单位。多名不堪滋扰的业主三番四次向管理处投诉,奈何该“老鼠屋”的业主早已搬走,对问题爱理不理。
后来管理处只好在“老鼠屋”的周边放置老鼠药、搭棚封窗封喉,甚至用胶纸封住单位的大门,但仍然没有效果。食环署了解事件后,早前向法庭申请入屋灭鼠的庭令。
事件在本月14日终于有突破性进展。大批穿上保护衣的食环署人员在法庭同意下,带着多个老鼠笼破门而入,足足用了两小时在屋内处理鼠患,才令事件暂告一段落。
位于亚热带的香港,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天气暖和。温暖的气候极为适合老鼠繁殖生长,也长期影响到香港社区生活,衍生出不同住户之间的纠纷。但要说到鼠患对香港社会带来的最大祸害,肯定是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1894年至1926年之间,香港就暴发过大规模的鼠疫,最严重的时候每日有逾百人染疫身亡。其中上环太平山街一带疫情严重,港英政府得行使土地收回法例及卫生条例,把整个区域的房子全部拆掉,才遏止了该波疫情。
香港在2018年又发现全球首起人类感染大鼠戊型肝炎个案,至今已录得10多起病例,分布在港九新界不同地区。由于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引发的死亡率相当高,又有人传人风险,加上它比冠病病毒更难找出源头,近年港人皆闻“鼠”色变,担心若再大规模暴发鼠疫,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鉴于此,近年港府采取了多项打击鼠患的措施。可香港人口密集,居住空间侷促挤迫,各区的鼠患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
譬如,去年全港鼠患参考指数虽然只有3.1%,稍低于前年的3.6%,但食环署去年仍然收集到6万7182隻死鼠和活鼠,较前年大增一成。
针对鼠患问题日趋严重,港府官员日前出席立法会时透露,未来会加强资源,包括将本年度防治虫鼠的预算开支增至7.51亿港元(1.31亿新元,下同),以及增加相关的公务员及外判员工的人手编制,以提升防治鼠患效率。
但有眼尖的媒体发现,食环署去年度投放在防治鼠患的开支为7.31亿港元,以当年官方捕获活鼠及收集死鼠的数目为6万7182只计算,平均每捉一只老鼠的成本竟然要1万零880港元。这数字一经媒体曝光,立即引起网民哗然,纷纷议论香港为何会一“鼠”值万金?
某程度上而言,香港灭鼠成本高,和官方未积极采取先进的灭鼠技术有关。根据食环署的做法,通常是在一些热门地点投放老鼠药及设置捕鼠器。但适者生存,香港的老鼠长期以来已经熟悉了这种风险模式,大多能够安然避过,以致官方的防治鼠患工作未能见效。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的老区有许多被称为“三无大厦”的旧式住宅大楼,即没有法团、业委会和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大厦。这些“三无大厦”的业主由于缺乏灭鼠的知识和技术支援,往往令大厦成为老鼠避难的“乐园”。香港报章就不时有报道指一些老鼠爬上高楼、沿外渠爬上大厦等等。
不过说到底,香港灭鼠成效不彰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的灭鼠工作欠缺协调。众所周知,公共场所的鼠患问题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但香港政府部门盛行推卸文化,就算官方有成立“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依然改变不了部门之间灭鼠工作各自为政、自扫门前雪的情况。
日前,就有立法会议员反映,老鼠一时走入由房屋署负责管理的公共住宅区,一时跑入由康文署负责的公园,市民投诉无门。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在各做各的情况下,结果是官方花费大量公帑灭鼠,成效往往大打折扣。
在2019年修例风波及前年疫情暴发后,香港公务员的表现屡受社会批评。下届特首选举的唯一候选人李家超日前曾两度谈及改革公务员制度,指将会提出针对性的办法。所谓民生无小事,李家超一旦当选,第一时间或许应考虑改善公务员部门之间的协调,以解决困扰香港多年的鼠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