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抛出“印钱2万亿生娃”的争议性观点后,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和梁建章再次高呼要拯救中国的生育率。他们认为,引进大量外国保姆可以直接降低生育成本,300万名外国保姆可以节省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428.44亿新元)。除此之外,他们还提议废除所有歧视私生子的政策、开放冻卵和人工授精技术。诸多建议都在挑战中国现有的社会观念和习惯。
前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今年1月刚刚因为“印钱生娃”的观点,被微博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禁言。有关于90后和00后没指望,要鼓励75后至85后生娃的言论,更是引发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口诛笔伐。事隔一个多月,任泽平又回来了,这次的报告题为《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
乍一看题目,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中国官方,或是有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做的调查。实际上是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和任泽平等人做的报告。他们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普查和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为基础,估算得出社会各阶层和地区的生育成本。
报告的主要论点是,生育成本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九个方法,降低生育成本。他们估算得出,中国的平均养育成本全球第二贵,达到人均GDP的6.9倍,这比美国的4.11倍高出近一半,是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西方国家的两倍还多。也就是说,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一个孩子,要比发达国家还贵得多。
报告估计,中国家庭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7岁,平均需要花费48万5000元,如果培养孩子上大学,则需要62万7000元。在一线城市,这个费用就更加高昂。北京和上海家庭将孩子抚养到17岁分别需要花费96万9000元和102万6000元。在农村,家庭平均花费则为30万元。
为了减少高昂的养育成本,任泽平和梁建章等人提出了九点建议。其中提到,给二孩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的补贴,多孩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2000元,并且减少家庭所得税和社保,就可以预计提升生育率20%左右,每年多生200万个孩子。
他们还提出,应该大量引进临时的外国保姆。中国大陆的大城市保姆工资平均1万元,但是香港的外籍保姆工资只有约4000元,如果引进300万外国保姆,可以节省2000多亿的费用。如果这部分措施能够落实,预计可以提升生育率2%左右,每年多生20万个孩子。
报告还称,西方很多国家对非婚生育比较宽容,政府又提供了丰厚的福利,让很多单身女性愿意且有能力独立抚养小孩。报告建议中国政府废除任何歧视非婚生育的政策,这样每年能多生20万个孩子。
另外,报告还写道,中国许多单身女性都有冻卵需求,但是法律不允许,一些女性只好选择在海外冻卵,费用比在国内冻卵高得多。建议政府允许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冻卵、精子库等技术辅助生育。
梁建章还乘此机会给携程打了一波广告。报告写道,携程2018年启动生育福利项目,为女性中高级管理人员提供10万元至200万元、让她们能去海外享有冻卵等高科技辅助生育的福利。携程也成为了中国首家提供这项生育福利项目的大型科技企业。
暂且不说报告中的预估数字是否准确,单就允许冻卵技术这一条,就需要修改中国的现有法律。中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去年9月刚刚结束第二次开庭,一名30岁的女性因为不能提供结婚证被拒绝冻卵,而将医院告上法庭,再次掀起关于“单身女性生育权”的讨论。
中国国家卫健委去年曾指出,将辅助生殖技术作为商品提供,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以盈利为目的技术滥用。而且冻卵技术存在健康隐患,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在梁建章和任泽平等人的报告中,并没有就开放冻卵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在九条建议中,推广灵活办公模式、提供大量住房补贴、开放冻卵、给私生子维权等都和当下热点话题沾边,但是预估提升生育率的方法却相当简单粗暴,讨论也不深入,多少有牵强附会、博眼球的嫌疑。
不过,这次中国网民们并没有过多关注报告给出的建议,而是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养育成本的数字上。对于100万的生育成本数目,网友们纷纷表示算少了:“有人问为啥是17岁?因为17岁后带小额恋爱买房买车……更惊人。”“开什么玩笑,现在早教补课一年都得好几万。”“这还没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可以看出生养孩子贵这个话题,能激起中国网民们的很多共情。对生存环境和质量的担忧,让很多人不再情愿将孩子带到这个社会,并且强烈地表明少生甚至不生的意愿。
但是,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不只是冷冰冰的金钱付出,生育成本也远不是不生育的唯一原因。有人甚至说,在今时今日,人的生育行为,从经济上肯定是不划算的,推动生育行为的,往往是观念,而不是纯粹经济理性的算计。
因此,除了生育补贴等“治标”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形塑年轻一代的婚育观念。人类生育固然含有一种繁衍基因的本能,但有的人能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找到生命、奋斗的乐趣,有的人享受一家大小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这都无关功利意欲。一味地在生育问题上强调金钱的作用,肯定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