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得楠:在AI时代推动华文阅读与文学发展

时间:2025-01-18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林得楠:在AI时代推动华文阅读与文学发展

回望过去20多年,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中文部在推动本地华文文学、提供场地资源、支持作家推广作品,以及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努力与贡献,普遍受到本地华文文化与文学界的认可和赞赏。

在此背景下,我进一步探讨图管局创新总监陈惠勇于1月14日《联合早报·交流站》,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创作内容课题的回复。

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华文作家,都能正面看待AI辅助写作技术,并认同AI在提高写作效率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资料收集、整理、撰稿和编辑等方面。英文作家群体对图管局推出生成式AI创作工具提出的联署声明,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值得华文作家群体重视。相信作家的担忧并非针对一般的“辅助写作”,而是集中在“AI生成文学作品”的层面。

AI生成内容,尤其是文学作品,是一把双面刃。它不仅涉及尚在全球讨论与争论中的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更关乎文化传统与文学本质——即人类通过真实情感与灵魂创作文学作品,并以文学作品进行心灵沟通的人性化方式,这是AI技术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因此,生成式AI虽然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和工具,但也可能因不当使用,而带来创作伦理和文化价值的挑战。

与华文文学群体沟通不足?

图管局在回复中提到,已采取多项保障措施,确保AI工具的使用符合伦理和责任。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显示该局在推动技术创新时的审慎态度。然而,这次事件也反映一个潜在问题:在AI生成项目或其他计划的推展过程中,官方与文学界、出版界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是否仍须进一步加强?如果图管局能以此为契机,与各语种作家群体展开更广泛的对话,倾听他们的意见,将有助于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更佳的平衡点,并为AI技术在文学创作中的合理使用,建立良好的行业标杆。

在图管局的回复中,提到推出ChatBook和StoryGen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原型后,从作家、出版商和读者收到积极的反馈。然而,作为华文文学界的一员,我注意到,绝大多数华文作家和出版界人士,对该项目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知情。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公众误解:是否所有语言群体的作家,都已充分参与讨论?他们的意见是否已经被传达或被正视?英文作家群体,是否已经足以代表“新加坡作家”或“新加坡文学”?

据了解,新阶段的StoryGen将发展为一个涉及四种官方语言的写作项目。因此,图管局在推展过程中,仍须加强透明度与沟通力度。在涉及不同语文群体的文化敏感性时,应更审慎。文学创作与出版是深具语言和文化特色的领域,每种语文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认同。如果以单一框架或统一推广策略,处理所有官方语言的作品和内容,或以“母语教育”的视野来推展非英语文学作品,可能无法充分体现各自的需求与特质。

新加坡的多元语文政策是我们社会的文化基石,而文学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应在这一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国家文化发展不仅须要平衡资源分配,更须尊重每种语言作为独立文化体系的特质。

在国家文化与文学层面,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等母语,不应简单归类为一个篮子里的“MTL”(母语),更不应被视为是官方项目的附属语文。相反,它们应被视为独立的文学与文化载体,拥有足够的资源和发展空间。这不仅能够促进各语文文学的繁荣,也能让不同语言的作家、出版界人士,在平等的环境中彼此学习与合作。

国家图书馆作为文化与文学传播的重要机构,应在落实四大语文政策时,确保所有语言群体都有平等交流和参与的机会,并获得平等的关注与支持,争取在多元文化中真正实现一视同仁,推动新加坡文学与出版业的整体平衡发展。

作者为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出版人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