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3月23日是建国总理李光耀逝世满10周年。新加坡也将在这一年庆祝建国60周年。现在看来,全国大选也很可能到明年才举行。
在这个节骨眼,李光耀故居——欧思礼路38号的去留问题,随着故居最后的住户、李光耀之女李玮玲医生病逝,再次回到公众视野。这个原本“交由未来政府”决定的问题,成了当今政府必须直面的难题。
故居去留争议被搁置的这些年,情况表面上没有变化,争议各方依旧维持原有立场和态度。时间虽不能弥合分歧,却能冲淡强烈的情绪。争议初起时,国人尚未完全从失去建国总理的伤感和不适应中走出来,关于故居的讨论显得较激动和感性,与缅怀李光耀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如今,经过岁月的沉淀,我们或许能更冷静、更理性地考虑这个问题。
我探问身边人对于故居去留的看法,得到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应尊重李光耀的遗愿。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们是否想参观故居,多数人坦言对这座承载着新加坡建国历史的房子充满好奇。如果要拆除故居,他们希望能在拆除前到房子内看一眼。
探讨故居处置选项的部长级委员会,在2018年的工作报告中,附上国家文物局关于故居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到,欧思礼路38号不仅仅是李光耀的私宅,也曾是人民行动党总部,见证1955年立法议会大选中、社会各阶层人士为争取新加坡未来所作的斗争。它写道,吴庆瑞、杜进才、拉惹勒南等“聚集在欧思礼路38号地下室的人们,成为了那个时代政治的关键角色,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从建筑角度来看,拥有120年历史的欧思礼路38号,也融合英属印度平房和马来传统高脚屋的元素。新加坡现存的200多座老平房中,只有约16座平房与它同属一个风格和时代。
故居去留问题之所以令许多人感到雾里看花,是因为它牵扯到李光耀的七个版本的遗嘱,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说法与盘根错节的关系。这使得公众在讨论时,难以摆脱对李光耀的个人情感,甚至误认为这是李家家事,而非国事。然而,如果抛开李光耀的个人意愿,纯粹从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出发,是否仍有充分理由支持拆除故居?
当一些人以尊重李光耀遗愿为旗帜,试图强行推进某种决定时,我们须警惕潜在的风险:我们会不会为了一座“小房子”,反倒践踏李光耀更为辛苦打造的“大房子”,即一个以诚信与清廉为建国基石、尊重法治,并确保个人利益永不凌驾于国家利益的新加坡。
为确保在现阶段不排除或封闭任何选项,文物局星期四(10月24日)宣布,将研究故居是否值得保留,并提呈建议,供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决定是否发出保存令。这难免引来政府“拖延决策”的指责,但换个角度看,除了尽早实现李光耀遗愿之外,又有什么理由必须急于对故居做出决定呢?
故居的去留不仅关系到当代人,更会对世世代代新加坡人产生深远影响。多一点时间空间去慎重考虑这个课题,能让专家对故居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呈更周密的方案,也让政府有时间就不同选项仔细听取意见再做决定。如文社青部长唐振辉所说,时间的推移能带来后见之明,有助我们把这个课题放在正确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它。不论保留或拆除,把“小房子”的事处置妥当了,“大房子”的根基才能更加稳固。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区域战略与合作高级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