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真:中国的西方“稳健”外交

时间:2022-10-12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川岛真:中国的西方“稳健”外交

川岛真

在大陆政府二十大会议召开前,中国试图稳定对外关系,派遣外交部长王毅访美,相继与美澳等“竞争”激烈的对手举行了外长会谈,试图给国内外留下改善外交关系的印象。虽然可以理解大陆政府官方不希望“对立”的意愿,但是,会谈中并没有触及以“一个中国”为首的诸多问题,最终结果只是各说各话。王毅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提出四点疑义,这也是在刻意打造希望关系稳定的是中国,而美国是破坏稳定局面的始作俑者印象的一环。

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似乎也在试图制造西方国家之间的分裂。9月22日,王毅在美国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举行了会谈,中方的会谈记录显示,黄英贤表示“不承认台湾独立”。实际上,日本外长过去也曾直接表示不承认台湾独立的说法,但最近采取了“1972年的立场不变”这样的间接表述。很难想象澳洲外长会直接表达“不承认台湾独立”,因为报道源自中国媒体,所以可以推测将诸如“1972年的立场不变”的发言进行了重新翻译。

像这样,可以说中国在打造一种西方各国之间似乎存在立场差异的舆论氛围。当然,最终的目标是美国。对于这种舆论导向,除了在战略上须要模糊处理时例外,有必要将实际的发言文本等发布出来,以正视听。

不过,实际上西方国家之间有不同之处,中国也会利用这一点。自由和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构想(FOIP)就是一例。在2月4日的中俄联合声明中阐述:“中俄双方反对在亚太地区构建封闭的结盟体系、制造阵营对抗,高度警惕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对本地区和平稳定造成的消极影响。”其实,印度太平洋战略不一定只是美国在推动,在中俄却断定是美国在推动。实际上,日美之间在FOIP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日本考虑到亚细安担忧美中发生分裂和国内企业界等的呼声,对FOIP的定位不仅限于安全保障方面,还包括经济合作等方面,对中国的“一带一路”也留下合作的余地。基于这一点,中国国内有日美之间存在差异的见解,但也有意见认为差异是虚假的。至少在中方的认识里,在文字表述上存在差异。所以,中国在与日本的会谈中,并不会强烈谴责FOIP,但针对四方对话(QUAD)等安保框架和台湾问题上会加以谴责。

中国对待日本和美国的不同,对美国严厉,对日本降低严厉程度,存在试图分裂日美的意图。但是,这对日本国民来说很难理解,只留下了一味“谴责日本”的印象。

大陆政府即将召开二十大会议,因此,中国外交官方在展现稳定外交环境的政策上,虽然取得一定程度的效果,但并没有被发达国家全面接受。另一方面,中国想改善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别有意图,那就是经济。习近平政府目前正加紧重建经济,虽然存在经济安全问题,但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度依然很高。中国要求一定程度上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使经济顺利复苏。能否因此降低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并通过外交打造重建中国经济的良好环境呢?

或许也有人认为经济既是实际利益,只要有利益就好,但对华认识和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也会影响企业行为。中国若为了修正这样的认识,需要的不是表面上的“稳健”外交,而是提高外交中对“话语”的信用。此外,在具体政策上缓和强硬的姿态,做出让步也很重要。如果不如此重新建立信赖关系,在冠病疫情和乌克兰问题上,与发达国家之间产生的不和谐声音,在二十大之后必然持续。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