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今天你做核酸了吗?探索中国“清零”政策前景

时间:2022-06-01 09:5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彭博社

在对上海进行代价高昂的封控并对北京实施严格限制后,中国正在加大对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投入,浇灭了外界有关清零政策转向的期望。

在中国最大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几个城市中,官方将建立一个由数万个核酸采样站组成的网络,目标是让居民们在步行步行15分钟距离内找到核酸检测点。这类基础设施将使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可以要求居民48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必须持有阴性证明才能搭乘地铁或进入商店。

中国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设计了机器人来自动进行核酸采样。企业开出超过1万元人民币月薪招募在检测站内工作的人员,这种亭子要么像主题公园门口的售票口那样采用滑动窗口的设置,要么有两个圆洞,以便站内工作人员可以把手伸到洞外进行采样。

这些投资凸显出中国贯彻防疫清零政策的决心。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用清零政策来应对奥密克戎的国家。这种政策需要官方不懈努力,不仅商业活动要被限制,几百万人的个人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尽管其他国家纷纷放弃清零政策,但它在中国却变得日益根深蒂固。

特立独行的中国

上述检测计划表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正在渐行渐远。在世界其他地方,感染冠病虽然也可能死亡,但这种病毒如今已司空见惯。下一轮新的抗疫模式是根据检测结果来快速采取行动,防止病毒像当初在上海那样传播到社区之中。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延中说,“这只会让清零政策在中国持续更长时间,免疫缺口将依然存在,这使得与病毒共存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这些快速建成的核酸采样站在拥有至少1000万居民的中心城区将无处不在,根据设计,检测结果可以在几小时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流行的App程序收到。 根据东吴证券汇编的数据,大约4.2亿城镇居民已经在接受例行核酸检测。

这么做的目的是在病毒广泛社区传播前根除隐匿传播链,但对于几亿中国城市居民而言,这意味着做核酸将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回避的一部分。

倡议将核酸检测作为控制病毒和重启经济关键的前哈佛大学流行病学教授Michael Mina表示,中国的做法可能有助于发现和消除疫情。但鉴于这种病毒不可能彻底消失,中国打算将清零政策坚持多久是一个问题。

目前担任eMed首席科学官的Mina说,“做检测绝对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奥密克戎,特别是如果每个人都必须每两天进行一次测试的话。然而,这是一条极其困难的道路。”

“清零”永久化

搭建长期的核酸采样点令人们愈加担忧中国最高领导层即使不是完全排除放弃清零的可能性,至少也是在推迟将防疫政策从清零方向转移。中国在世界上正越来越“孤单”,因为其他国家都在放开防疫限制。

中国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求是》杂志撰文,敦促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在早发现、早收治隔离上下功夫;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永久性方舱医院。

根据高盛经济学家的计算,仅以上措施成本估计就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301亿美元),相当于整个爱沙尼亚的GDP。这虽然只占中国2021年GDP的0.2%,但是据野村分析师估算,如果小城市也跟着效仿,70%的人口每48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那么成本可能升到GDP的1.8%。

人们期望中国可以通过更早发现感染源和避免像上海那样的破坏性封控来逐步挽回资金损失,但是这种愿望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东吴证券的分析师表示,当前的限制措施可能会使中国今年GDP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如果避免一些封控,仅仅实施常规性检测的话,或许可以把财政影响缩减一半。

李克强对经济困难发出警告 今年政府的增长目标越来越遥不可及 

上海保银投资管理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只因为发现少数几个病例就封掉整个城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举可能有助于平衡经济增长和遏制疫情。

他也希望这不会永久性的成为中国人的日常。其表示,但愿这是一个临时的政策措施,中国必须找到一条退出清零的道路,否则对政府以及家庭和企业来说,经济成本将太过高昂。

目前尚不清楚在没有中央政府帮忙的情况下,小城市是否能够承担相关成本。最初猜测中国3.6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家医保基金将承担大部分费用,但医保局表示,这些费用必须地方政府自行承担。

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目前,深圳90%的冠病检测费用由国家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一些城市后来为了节约成本而将检测间隔时间从两天拉长到三天。

四川阆中要求人们每周自掏腰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当地媒体广泛报道了该规定后,当地政府随后发布了另一份声明,称将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自愿检测”。

既得利益

对官员来说,频繁的检测可能带来双赢。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不管是保持零病例还是检测到新病例,官员们都可以获得表扬。

受益于全球对冠病检测的需求(尤其是疫情初期时),武汉明德生物科技和迪安诊断都实现了盈利大增。随着其他国家将这种病毒视为地方性流行病,这类检测企业未来将更加依赖于本土市场。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黄延中说,如果这是一种长期做法,那么会产生利益集团而且会日益壮大。

Mina说,这可能不利于中国实现以最小经济代价克服疫情的目标,由于病毒不能在中国传播,所以这个国家没法实现自然免疫,那里的人面对病毒可能更为脆弱,尤其是对新的变种。

“我非常非常担心,”他说。 “这项政策使中国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实际上等于是在引火,随时有可能烧起来”。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