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专栏
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该怎么做?这样的窘境不是今天才有,2000多年前的中原大地就出现了许多实例。
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地带一度出现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夹在它们之间的是包括滕国在内的众多中小邦国,它们在外交上都面对一个难题,是服事齐国或者楚国?
大约公元前326年,滕国的太子滕文公出使楚国,途经宋国时特地去拜见孟子,向他提出了这个小国求生存的大问题。据《孟子》一书记载: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国和齐国地理上很接近,楚国离得较远,却是当时南方第一大国,势力强盛。滕国夹在齐楚之间,显然感受到选边站的压力,是倒向齐国好呢,还是要倒向楚国?在孟子看来,这是弱小国家的天然困境,唯一可行的是加强本身的防卫力量,团结好百姓,誓死保卫国家。
孟子是儒家,主张仁政。他认为,国君若能施行仁政,百姓一定会拥护他,爱护国家,并且“效死弗去”,也就是宁愿付出生命也不离开,这一来国家就有生存的希望了。滕文公后来当上了国君,还真的根据孟子的意见,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成了贤君,很多外地人都“移民”滕国。滕国因此人丁兴旺,国富民强,善政名声远扬。
中国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推断,滕国的都城确实很小,几乎只有邻近的薛国都城规模的十分之一,但从出土兵器推测,这个小国有很好的武备。薛国当时是被齐国灭了,然后封给宗室田婴。《孟子》也记载了滕文公问孟子,齐国正在帮助薛国加固城池,他感到很害怕,该怎么做呢?孟子给了大致相同的回答。如果实际情况真是如此,那即是说,滕文公不仅实行了仁政,也真的加强了防卫力量,因此得以在弱肉强食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此外,滕国显然也很注重外交,懂得外交。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周朝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能力,群雄并起,你争我夺,该如何治国和求生存,成了时代大课题,也刺激了百家争鸣。那更是一个外交活动非常活跃频繁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外交家,如苏秦、张仪、晏婴、鲁仲连等等。滕文公出使楚国,说明当时滕国除了和近邻的齐国搞好关系,也和楚国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其实,除了齐国,滕国周围还有鲁国、晋国、宋国、郑国、卫国、秦国等等。滕国纵横捭阖的本领应该是一流的,否则怎能在那么险恶的环境中生存。
今天的世界,依然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小国的生存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搞好内政,团结人民,加强防卫能力,以及做好外交工作。所以,许多小国还是千方百计要增强武备,或是找大国做靠山,在外交上也力求开拓国际空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欧洲的小国睡不安枕,连一向保持中立的芬兰和瑞典也给吓坏了,马上申请加入北约,放弃了战后一直奉行至今的既不事齐也不事楚的中立外交政策。其他欧洲国家则纷纷增加国防开支预算,向美国购买各种先进武器,正中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下怀。
在我们所处的亚太地区呢?在美中恶斗以及拉帮结派的大背景下,众多小国也都面对事齐还是事楚的纠结。而且,情况远比春秋战国时代复杂。这不仅仅是中原地带的地缘政治游戏,而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博弈。
战国时代或许没有意识形态的斗争,就是争强争霸。现在则除了意识形态,还有经济、资源、科技、军事、战略等多方面的争夺。在这场恶斗开始之前的几十年,中美两国本来相处得还很好,彼此在经贸上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段期间,多数的小国和中美两国也都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和安全两大方面。在防务上,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不少国家仰赖美国先进武器供应,但在经济上,中国几十年来的迅猛发展,使它成为世界各国最主要的市场。中美和平共处,众小国可谓左右逢源。如今两大交恶,问题就来了。不仅既有的安全安排可能出问题,既有的经济合作也可能出问题,全世界的供应链更可能断裂,如此种种,进而危及战后维持至今的整个世界秩序和各种多边合作机制。
我们该怎么做?李显龙总理日前在日本经济新闻社国际交流会的演讲中,给出了新加坡的看法。重点涵盖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包括:其一,防范冲突的发生,降低发生冲突的可能。其二,扩大合作与共同繁荣的机会。其三,加强集体安全。其四,与潜在对手接触,建立信心与互信。其五,不能只限于安全合作,还须辅以实质和互惠的经济合作。总的来说,“各项安全安排和经济合作须能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区域架构。”
一个开放包容的区域架构,主要应是对中美两大而说的。本区国家本着不选边站的基本方针,保持整个地区的中立开放,大家和中美都能做朋友,让两强都能在这个架构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可以竞争,但不冲突,区域内各国也就可以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李总理说:“如果亚洲国家分裂成两个阵营,将不会有好结果。较为稳定又可减少紧张局面的做法是,中美两个大国拥有重叠的朋友圈,让其他国家可以同时与两边友好合作。亚洲的安全安排与经济合作项目,都应该导向这个结果。”
这样的战略,对各国而言,最大公约数是利益均沾。开放、包容、不排斥任何人,大家互通有无,互利共赢。这和春秋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很不相同。合纵是为了对付欲鲸吞天下的秦国。连横则是要摧毁这个抗秦的联合阵线。在今天的世界,美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单极时代已过,独霸世界是不可能了,中国的崛起难以阻挡。中国也必须接受,要取美国而代之是不可能的,甚至要独霸一方(亚洲),也会遭到美国的竭力遏制。唯一行得通的是和平竞争,和平共存。
亚太诸国已经清楚表明不选边站,不事齐,也不事楚,而是既友齐,也友楚。也就是既不搞合纵,也不搞连横,而是倡导共存共荣。同时,它们也已经一再表明,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和平稳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而不是矛盾冲突,军事对峙(如北约和俄罗斯)。这是本区国家人心之所向。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
前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