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台湾“新东向”战略应避免叠床架屋

时间:2022-04-30 16:0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社论

媒体报道,台湾几个公协会举办论坛并提出战略,主张台湾应藉“新东向”,利用美加墨等国资源,成为“具全球影响力、最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型强国”。协会预计今年9月成立“新东向全球产学研联盟”,希望推动政府成立“新东向办公室”,发展此项战略。而政府相关部门也都持正面态度,将全力协助。

面对此项报道,让人不得不想起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这个蔡政府执政后立刻推出的重大政策,宣示要强化和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分散贸易集中中国大陆的风险。政策一出立刻牵动全台产学研各方,只要冠上“新南向”的产学研计划,必然优先获选;未能和“新南向”沾上边的就难以雀屏中选,实际耗用资源远远超过“新南向办公室”的推动预算,对产学研的计划选题产生极大影响,但也让产学研界抱怨连连。

经过数年努力,“新南向计划”对双边贸易产生什么影响呢?从2016到2021的五年来,台湾对新南向18国出口增加了39.4%,但却远低于对全球出口的成长率59.9%;也让台湾对新南向地区的出口占比,从2016年的21.2%跌落到18.5%。反而是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比,这几年持续攀升,从40.1%升高到42.3%。如果说,分散对陆贸易是新南向计划的首要目标,那么此项计划明显并未成功。

事实上,要以政策对贸易或投资流向进行“导正”极端困难,除非有严格且清晰的法规,并像美国政府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况且就算能有效执行,也必须付出庞大的代价,不见得是合宜的决策。当年,“帽子大王”戴胜通响应扁政府以投资支持外交、对海地投资的结果,遇上了海地暴动、工厂关门倒闭,是个血淋淋的教训。商业贸易或投资,事关企业家的“身家性命”,必然考虑比政府更为深入和周详,难被政府的局部性作为所影响;倒是政府某些部会或民间机构,颇能见机行事、体察上意,争取预算来集钱揽权,反正“赌输”是政府埋单,随便找理由就可糊弄过去,政治正确就几乎不会有事。

再以台湾对美加墨三国的北美贸易来看,同样在这段期间(2016-2021)的出口,足足成长了93.3%,远远超过台湾对全球的出口成长(59.9%),也让台湾对北美的出口占比,从13.5%显著提高到16.2%。美国此刻即将推出“印太经济架构”,台湾无论是否会被正式纳入,必将扮演某种角色,而台美贸易和投资也将会进一步深化。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成立一个“新东向办公室”,来“加强利用”北美三国的资源,协助台湾的最高科技创新能力?

其实,“新东向”说白了就是“新美向”,但台湾和美国之间,早已建立了经贸互动制度,包括“台美经济繁荣伙伴对话”(EPPD)、台美技术贸易暨投资合作架构(TTIC)、“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特别是“繁荣伙伴对话”的四大合作议题中,就有一项“科学与技术”的合作,可充分利用此平台来强化台美科技合作,并进一步强化实质关系。

若认为上述经贸合作平台还不够,那么扩大目前的驻美代表处经济组的员额和功能,或者扩大外贸协会驻美几个办事处的功能,也都是可行的选项。如果认为经济部和外贸协会在北美三国分别拥有的九个驻点和八个办事处都不足以完成这些功能,那是否意味著这两大系统的功能不彰,值得检讨改进呢?

国债巨大且物力维艰,资源务必审慎运用、切忌当散财童子。如因美国再工业化和重组供应链衍生了新商机而必须掌握,台湾各大企业和产业公会应有能力加以掌握,公共性较高部分政府也早有资讯蒐集网络;政府对“新东向”的回应务必审慎,立法院和监察院也该加以关注,以免政府组织叠床架屋又公私不分。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