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智雄:华文与文学不该分开

时间:2022-01-10 07:2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语文课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静夜思》相信许多国人小学时都背过。每当讲到唐诗,想必许多国人脑海里浮现的除了以上这首,应该还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吧。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重要遗产之一,所传达出的经验与情感,虽属于古代,但对陶冶性情有益,至今也依然在影响着许多热爱诗词的人们。遗憾的是,新加坡的华文与文学几乎是完全分开的。

现今小学华文课本陆续介绍唐诗,以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是乐见的发展。我尤记得小一时背《静夜思》,当时懵懵懂懂的我虽不知道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但就是觉得它很“美”。长大了才意识到原来是诗的意境很美。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个静谧的夜晚,流银般的月光透过窗子撒在地上。客居异乡的诗人夜不能寐,独自站起身来跺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一轮皓月,默默思念故乡的亲人。不知故乡的亲人是否也正共赏此月,思念这流离的旅人?

唐诗的简短押韵使它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唐诗,不仅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也能使孩子受到美感与文化的熏陶。

可是,许多孩子在升上中学后,便完全与文学失去了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华文课本的局限与不足所赐。无论是快捷还是高级华文的课本,文化性教材的整体比重并不高,而且取材的随意性较大,说不上什么系统和层次的连贯性。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教材主要着重于词汇背诵与考试技巧的运用,可谓非常“死板”。

虽然教育部两年前已将语文特选课程扩大至中学,但修读华文文学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诚然,华文文学是对古代与现代文学作品的研读,所以难度也一定比高级华文高。因此,很多时候也只有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才会选修这个科目。

新加坡整体华文水平的低落乃不争的事实。像文言文,唐诗宋词等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文章,的确需要老师在讲解时对词句透彻分析,且内容也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距。若要求所有学生都修读华文文学,很多家长会认为不切实际,且没有“实用价值”。

实则不然。试问,有谁天生就能看懂文言文?作为古书里的文字,初学必定困难。但若觉得它是一个障碍就避开不学,那又怎么能丰富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呢?本地修读英文文学的学生须学习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古英文也不是现代人随意就看得懂的。所以能不能把内容学好,终究还是取决于人们的学习态度,而非内容的难易度。若抱着功利的心态学习华文,学生很难稛载而归。

我中学时背的成语“妄自菲薄”和“出淤泥而不染”,在我升上高中后修读华文文学后,才知道原来前者出自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后者则是出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来我们所背的成语与隽语箴言,多出自古人的文章。

学华文,应该把它和文学放在一起看,而不是纯粹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囫囵吞枣。这样一来,学生的中华文化底蕴才会更丰富,也让华文不会枯燥乏味。

至于文学没有“实用价值”的问题,我不以为然。读文学,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于生活的观察,社会的思考,还能丰富人们的想象思维。鲁迅的《呐喊》小说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耐人寻味。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苏轼诗词里的乐观主义,如“此心安处是吾乡”表达了随遇而安、恬淡知足的高尚境界。人生在世,所选之路若内心心安,才真是岁月静好。

可见,古典文学也能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文学,作为文化的丰富载体,是心学,也是人学。它与华文本为一体,不该分开。教育部不妨尝试把一些古代与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编入中学的华文科,让更多的学生接触母族文化知识,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想必经过四年的灌输和熏陶,学生对母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会有扎实稳固的基础。

作者是国民服役人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