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后,中国商务部专家撰文称,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欧有责任维护国际贸易正常往来,并称中欧携手合作将给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带来稳定性。
《中国日报》星期一(2月3日)刊登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姚铃、副研究员夏传信撰写的文章。
文章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朗普重返白宫带来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中欧携手合作将给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带来稳定性和确定性。
文章称,近年来,欧盟在对华关系中更加突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定位,将安全因素置于经济因素之上,实施对华经贸“去风险”政策。
但文章认为,作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体,欧盟经济的发展需要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期间对华出口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国资金的流入有力拉动了欧盟经济的复苏。
文章还提到,受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投资疲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等结构性挑战影响,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一些国家构筑“小院高墙”、推行“脱钩断链”,实行以邻为壑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进一步制约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
文章称,美国摒弃多边主义、回归“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全球贸易可能陷入四分五裂的不利局面;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欧有责任探索维护国际贸易正常往来,反对贸易问题政治化,让贸易回归经济本身属性,这将有助于重新激发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星期六(2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25%高额新关税,中国进口商品也会面对10%关税。新关税将在纽约时间星期二(4日)生效,旨在惩罚上述三国未能严厉打击合成类鸦片药物芬太尼及非法移民流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