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点
芳生说
过去一周排山倒海的中美气球事件新闻,掩埋了一则关于美国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的消息。
美国媒体本周披露,总统拜登去年12月签署的《国防授权法案》中有一项条款,限制美国政府把资金用于那些为进入中国市场而配合中国政府修改或删减内容的电影,也包括向中国政府寻求内容预批的影视项目。
这意味着,好莱坞制片厂与中国官方的往来,下来将受到美国政府更严格的审查。未来可能有越来越少美国影视作品能顺利通过中国官方审核,在中国市场上映。
面对中国严格的电影审查,美国电影厂商为进入中国市场修改电影内容是常见的做法。《捍卫战士:独行侠》在2019年的预告中,遮盖了汤姆克鲁斯外套上的台湾旗和日本国旗;直至中国片商腾讯影业退出这个项目后才恢复原本的旗帜图像,这部电影最终未进入中国市场。
2016年的漫威电影《奇异博士》也因担心触怒中国,而把漫画原著中原本为藏人的“古一”角色,改由英国白人女演员饰演。
美国政府为影视项目提供援助的情况并不罕见,包括提供军事器材作为拍摄用途,并提供技术咨询,《捍卫战士:独行侠》是获得美国政府援助的电影之一。
中国电影审核问题并不是首次成为美国政坛的焦点。202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时任美国司法部长巴尔,曾批评好莱坞配合中国政府审查修改电影内容;巴尔当时称这是为中共展开“大型宣传行动”(propaganda coup)。
2020年,美国共和党议员克鲁斯(Ted Cruz)也提出法案,列明任何项目在获得美国政府的技术或其他方面的支援时,得同意不能应中国政府或中共要求,或因预判中国的要求而修改内容。
这项提案当时并未被采纳,但在美国反华情绪急速升温的背景下,相似内容如今获得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被列入了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
中国进口的美国电影数量过去三年内缩减超过一半,这个趋势去年一度引发外界对于中美电影市场逐渐脱钩,以及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渠道收窄的讨论。
有分析认为,去年只有15部美国电影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加上需要寻求美国国防部援助的电影只是少数,法案对美国电影厂商的影响不会太大。但美国政府把中美的竞技场扩大至影视文化领域,中美步步走向文化脱钩的趋势仍值得警惕。
中美战略竞争升温,意识形态分歧加剧,加上疫情期间人员往来大幅减少等因素,导致两国民间对立情绪急速升温;对立的民意则牵制中美官方的决策,把两国关系越推越远,形成不断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中美如何加强民间的相互理解,由此缓和舆论氛围,对于改善两国关系至关重要。
中美目前需要更多的民间交流,包括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文化脱钩的趋势只会增加双方民间的隔阂,加剧目前两国舆论相互叫嚣的势态。
上周引爆中美舆论战火的气球事件,凸显出中美关系已经严重被两国的反华和反美舆论氛围牵制。原本以地面人员安全为由不击落气球的拜登政府,2月4日派出战斗机击落了气球;中国舆论在美国击落气球后沸腾,最初就事件表示“遗憾”的中国政府姿态也趋于强硬,警告将保留做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
不少学者认为,拜登政府和北京都不愿让气球事件升级,破坏11月中美元首会晤后稍微缓和的双边关系,但双方不得不回应国内舆论的关切;两国不断强化的立场,又进一步触动对方的敏感神经,推动舆论升温。这样的恶性循环,将导致中美政府越来越难为这起事件冷静收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房宁,曾在2021年的《环球时报》年会上研判,中美交锋可能在某个随机点上爆发;他形容中美关系就像“小孩子打架”,只知道总体会走向冲突,但具体怎么打,就看怎么顺手。
气球事件似乎印证了他当时的预测,随着美国总统选举脚步逼近,美国舆论氛围必然会变得越加敏感,中美因其他随机事件出现交锋的风险也将显著增加。至于要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关键依然是加强民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由此避免反华情绪轻易被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