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稿
随着人们逐渐从冠病疫情中走出来,旅游业也开始迅速复苏。东南亚旅游业沉寂了两年多,正好让业者有机会推动可持续旅游。东南亚各国转向可持续旅游的原因有哪些,未来可能面临什么挑战?游客又能通过什么方式实践可持续旅游?
在冠病疫情暴发前,东南亚是全球国际旅游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2019年,东南亚接待了1亿3700游客人次和近10亿国内旅游趟次,旅游业占东南亚国内生产总值的12.1%,约4200万人从事旅游工作。
不过,旅游业的迅速增长会造成环境问题。例如,在2011年至2017年间,菲律宾旅游胜地长滩岛(Boracay Island)的游客人数增加了160%,岛上的下水道和废物管理系统不胜负荷,导致长滩岛必须在2018年“闭关”半年,暂停接待游客,让环境得以喘息。
亚细安意识到旅游业规划和管理不善将对当地社区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后,已开始致力于推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亚细安旅游策略计划(2016-2025)》的愿景是:“到2025年,亚细安将成为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并致力于推广负责任、可持续、包容和平衡的旅游发展,为东南亚人民的社会经济福祉做出重大贡献。”
推动旅客体验低碳活动朝可持续旅游方向迈进
什么是可持续旅游?学者指出,可持续旅游业的原则包括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玛缇纳斯(Melinda Martinus)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可持续旅游是将当地社区的需求作为优先考量,推动旅客沉浸在低碳足迹和具有社会意识活动的体验之中。
简单举例,鼓励游客使用火车等陆地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搭飞机来减少碳排放,选择到当地食肆用餐而不是光顾自助餐馆,或者避免使用酒店提供的梳洗用品以减少塑料垃圾等。
亚行的东南亚发展解决方案知识和创新平台在一篇题为《东南亚国家应该如何转向可持续旅游》的文章中指出,冠病疫情虽导致本区域的游客人次在2020年骤减82%,却提供不可多得的机会让旅游业更好地自我重塑,朝可持续旅游方向迈进。
本区域旅游大国已先后推出可持续旅游策略。马来西亚早在1996年推出《国家生态旅游总蓝图》,踏出可持续旅游的第一步。泰国首相巴育今年6月推出“SMILE”策略——强调全方位可持续性、提升人力水平、促进包容经济、推广地方特色和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泰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长桑迪亚加日前在一场研讨会上指出,印尼正在从大众旅游转向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并致力于向游客宣传自然和文化。
让不同利益方达成共识是转向可持续旅游业最大挑战
专家学者认为,本区域转向可持续旅游的趋势虽是正面发展,但面临不少挑战。
亚行东南亚部门首席旅游业专家施帕尼(Steven Schipani)认为,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让不同利益方在旅游开始复苏时,就可持续旅游的共同愿景达成共识。
他说:“我认为政府、私营部门和其他相关方须互相沟通,确定各方就可持续利益的交集,并为共同目标合作。”
玛缇纳斯直言,目前还没看到本区域国家推出全面的总体规划,将旅游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她指出,人们普遍仍认为,应该尽可能吸引更多的旅客,旅游业的许多业绩指标仍围绕游客人次或停留多长时间等。“如果我们能改变这种观念,转向高价值旅游,吸引较少的游客人数,但提供更沉浸式的当地旅游体验,以收取更高的旅费,国家仍可以创造大量的旅游收入。”
不过她坦言,要制定这样的计划相当具挑战性,因为“各国必须确保国内景点比对手有独特卖点,以及对游客而言是极为丰富的体验”。
施帕尼则强调,各国要转向可持续旅游业,需要更环保的基础设施、更熟练的人力和景点管理者,以及激励人们以更可持续方式经营的法规和政策。
玛缇纳斯说,东南亚目前还没有通过公路和高速铁路完全连接起来,她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作为低碳的旅游出行方式。
东南亚研究院今年3月的《亚细安焦点》一篇讨论如何推进亚细安可持续旅游的论文指出,冠病疫情提供机会让各国测试和改进可持续旅游发展计划。“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例,如限制塑料垃圾、惩处危害环境的行为,对塑造居民和游客的新习惯与行为是必要的。”
出行前“做好功课”掌握信息身体力行
新加坡旅游作家叶孝忠认为,游客在实践可持续旅游时,讲究个人理念上的追求。想支持可持续旅游的人,最重要还是出行前须“做好功课”,有意识地了解这方面的资讯并身体力行。“游客要很清楚如何选择,自己愿不愿意付出多一些努力去了解可持续旅游选项,甚至选择稍微昂贵但支持可持续旅游的业者。”
他说,游客可以主动了解当地有哪些采取可持续旅游方针的活动和景点,以及哪些酒店真正地推行可持续旅游,而不只是单纯地贴上“可持续”标签,却依旧提供一次性用品或内设浴缸等。
至于有更多东南亚国家寻求转向吸引“高价值游客”,叶孝忠认为,各国“往这个方向是对的”,因为高价值旅游意味着游客人数相对较少,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他不认为这个策略会导致低预算游客未来可以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变少,因为无论是酒店还是景点,大多数国家会有“替代选项供低预算游客选择”。
成立废物研究室 峇厘岛酒店开发环保产品
政府在制定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旅游业者的努力也不可或缺。
印尼峇厘岛的度假酒店Desa Potato Head采取环保为先的营业方针,主推“零废物设计”概念。
酒店可持续发展主任阿曼达(Amanda Marcella,34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酒店创始人与儿子2017年在峇厘岛冲浪,发现海上堆满垃圾,意识到酒店业应该为环境保护出一分力。
2017年以来,酒店禁止住客和供应商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还设立一支专属团队致力于开发各种环保产品,利用塑料或保丽龙循环制成杯盖、垃圾桶、纸巾盒、椅子等酒店用品,尽可能减少浪费。
阿曼达说,酒店在疫情期间关闭的一年多里,也大力发展环保进程。他们2020年成立了“废物研究室”,负责垃圾分类管理和开发环保制品。酒店今年上半年已再循环约500公斤的塑料。团队也把用过的食用油制成蜡烛。
阿曼达坦言,实行这种环保方针也会面对挑战——材料不足。“现在人人都很关注这些再循环材料,有时酒店收集的材料不足,又有很多作业得完成时,我们就必须额外花钱购买材料。”
看到绝大多数住客对于这种环保理念有很高的接受度,并普遍得到正面反馈时,让阿曼达和团队倍感鼓舞。
阿曼达透露,酒店计划明年上半年引进再生能源,通过安装太阳能板生产足够的电力供废物研究室运作。
自然灾害冲击区域旅游业
近年来,本区域国家经常发生严重灾害,对当地旅游业造成冲击。
泰国是经常被列为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今年10月,首都曼谷等多个城市出现洪灾,北部的热门旅游胜地清迈被淹没,阻碍旅游业复苏。商业、工业和银行联合常设委员会估计,严重的洪水已导致高达100亿泰铢(约3.86亿新元)的损失。
印尼峇厘岛10月的季候风暴雨引发洪灾和山体滑坡,导致至少六人死亡。菲律宾同月遭热带风暴“尼格”袭击,造成150人死亡,当地农业和基础设施蒙受不小的损失。
根据研究机构“德国观察”的2021年全球气候风险指数,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间,缅甸、菲律宾和泰国是长期平均受到气候变化冲击最大的前10个国家。
气候变化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30年到2050年间,气候变化将造成每年多25万人因为营养不良、疟疾、腹泻和热应力而死亡。
另一个主要的健康威胁是食物短缺。据《柳叶刀倒计时》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与1981年至2010年相比,2020年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增加了近1亿人。
因此,推行可持续旅游不仅因为气候变化可能影响旅游收益,也为了人类更长远的利益着想。
各国出台措施 控制游客人数
南亚内陆小国不丹在疫情期间经历了两年多的闭关锁国,今年9月重新打开国门迎接外国游客。
不丹官方大幅上调永续发展费,游客税从每晚65美元(约89新元)增至200美元,这是不丹政府吸引“高价值、低人次”旅游战略之一。
外交部长兼旅游委员会主席道尔吉在一份声明中说:“冠病疫情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以最佳方式,构建和运营旅游业……同时保持低碳足迹。”
当地官员说,这些费用将用于植树造林、提高旅游业人力技能、减少依赖化石燃料和转向使用电动车辆,以抵消游客碳足迹。
再把目光转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但气候变化使得季节涨潮问题更棘手。2019年,威尼斯发生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大量的游客导致当地许多建筑物下沉,或被水上德士激起的浪花破坏。海平面上升更可能导致威尼斯在2100年被海水淹没。
意大利政府1992年首次提出摩西防洪大坝系统,希望能挽救威尼斯。大坝系统要到明年才竣工,但2020年启用后已开始发挥作用,让威尼斯逃过一场严重水灾。
此外,意大利政府也从多方面下手控制游客过多造成的问题,包括去年起禁止大型游轮接近威尼斯的运河和广场、鼓励采用电动船作为水上德士、限制快艇速度、明年起向游客收取进城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