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官方星期一(2月17日)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说,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纳入国家制度体系,“不能变,也不会变”,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盼民企“胸怀报国志、先富促共富”,在困难中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受访学者分析,中国经济在疫情过后持续欲振乏力,又面对美国的贸易与科技战,内外双重压力夹击,此时正需民企发挥带动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中国官方讲话一定程度上向民企派发了定心丸,下来就看官方是否出台支持民企的具体政策,或在全国“两会”期间立法保护民企,遏制民企权益受“远洋捕捞”式执法侵害等事件发生。
新华社报道,华为技术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等六位民营企业家在会上发言。
中国官方听取企业家发言后说,中共和中国政府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他说,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
他表明,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强化执法监督,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但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
中共高层上一次举行高规格民企座谈会是在2018年11月,中国舆论场当时出现“民营经济退场论”声浪。
中共高层此时与民营企业家座谈,有三个关键时空背景因素,分别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科技战也势必更激烈;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在3月召开,以及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取得重大突破。
接受《联合早报》采访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沈鸿都认为,中国官方的发言为3月全国两会定调,预计届时民企地位将受到强化。
顾清扬说,好些民营企业家过去几年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被过分监管,一些企业家转向海外投资或散心消遣,这对中国经济不利,尤其眼下面对来自美国的全方位遏制,中国更需要民企在创造就业、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方面发挥更主要作用。他认为,这次座谈会有助恢复民企信心。
沈鸿也说,中国经济现在最缺信心,国家领导人发言能让人看到曙光,就像当年邓小平一句“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大大提振民众信心。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则认为,从官媒新华社通稿判断,座谈会谈的还是老调常谈问题,对于要如何解决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似乎没有给出明确思路。他说,中国总理李强1月底刚举行座谈会,外界原本预期这次民企座谈会有更多增量提法。
另一方面,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举行的同一天,中国最高法院发布六个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否定和制裁“唯流量”“抹黑”企业行为,以维护企业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