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凑热闹,到电影院看了一部今年春节的贺岁片《唐探1900》。两个多小时的影片落幕后,身边一名年轻的中国观众对同伴说:“刚才发哥那段好燃,让我想到了TikTok。”
以海外唐人街为背景的《唐人街探案》影视IP转眼已有十年,头三部的故事场景从曼谷转到纽约、东京,今年再次登陆春节档,《唐探》放掉了地域转移的老路径,玩起了时间转移,穿越回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
我不是《唐探》迷,虽然喜欢悬疑题材的故事,但对《唐探》系列中很多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桥段,向来不太感冒。走进电影院看这部戏,是因为大年初一看到有人在社交媒体感叹,《唐探1900》竟然成了“妥妥的主旋律电影”。还有人给它贴上了“唐人街战狼”、“名侦探霍元甲”的标签。
推理破案的剧情中,夹杂着喧闹、浮夸和无厘头的耍宝,甚至有时候还以低俗为卖点的《唐探》系列,要如何与主旋律靠拢?
《唐探1900》的故事以1900年发生在旧金山的“开膛手杰克”杀人案为起点,讲述了中国留美青年秦福和华工遗孤阿鬼在旧金山破案的故事。故事背靠两段宏大的历史:一是19世纪后期,大量移民涌入美国,在《排华法案》下,美国社会反华情绪高涨;二是清朝末年列强瓜分中国,八国联军入侵,革命党人在海外积蓄力量,酝酿革命。
从主线延伸出来的还有几条副线,比如清朝官员越洋抓人、太平洋铁路修建背后的华人移工血泪、白人女子与华人男子不被法律认可的爱情,以及美国政坛中的政治博弈和资本坐庄等等。
作为《唐探》IP下的一部商业电影,它继承了悬疑片的破案元素,也延续了荒诞搞怪、追逐打闹、以及一些笑点尴尬的《唐探》传统。如果从悬疑片的角度看,故事情节中有不少漏洞或牵强的逻辑,案情设计也少了慎密的构思。但因为故事线背靠近代中国历史,喜剧被抹上了一笔常见于历史正剧的民族叙事,让这部电影与前三部《唐探》很不一样。
吐槽者说,这是“悬疑、喜剧、民族大义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做好,消费爱国情怀,强行上价值,硬生生把一部喜剧片变成了一部主旋律电影”。叫好者却认为,它“正是彼时的中国与世界碰撞、互动的缩影”,“唤起观众对于国运昌盛的真实感受与美好期待”。
不得不承认,导演陈思诚很懂得捕捉那些能够牵动中国社会情绪的元素:民族危亡、反华排华、移民血泪、国家自强;影片中对古今政治形势的的暗喻,更是精准切中了中美关系和时代情绪的风口。
影片结尾前的高潮桥段,周润发饰演的旧金山唐人街协盛堂堂主白轩龄为唐人街废留的问题,孤身一人走入听证会,面对三番五次被打断,依然不卑不亢舌战群雄。这个场景,确实让人联想到了2023年那场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新加坡籍的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面对美国议员的傲慢与咄咄逼人,不卑不亢地应对。
唐人街在电影中保住了,不过白堂主的基业最后还是被充公了。来到今天,TikTok命悬一线。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给了它75天的喘息之机,但也仅限于喘息。或许这款应用不会走向关停,但它所处的是风云莫测的中美博弈时代,面对的压力不会消退,最终TikTok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换取在美国的存在,会和白堂主的基业那样被收走吗?
故事的最后,一度非常渴望留在美国的秦福,撕毁了美国居住证,但已经打算返回中国的白堂主却劝他留下,因为“这里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师夷长技以制夷”,似乎在告诉人们,事事没有绝对,黑白未必对立。
这个“师夷长技以制夷”也被一些网民套到了这个春节最大的“显眼包”DeepSeek身上。春节前横空出世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向以OpenAI为代表的美国科技界发起了挑战,让硅谷、华盛顿都陷入震惊和焦虑。中国舆论把它形容为“小院高墙”成就的“墙外巨人”、“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DeepSeek在全球搅动波澜,也在中国国内激起了民族自豪,那是看到突破围堵、弯道超车前景的兴奋,有网民写道:“以前我们总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该轮到老外研究怎么‘师华长技’了。”
这个春节,无论是《唐探》撞上的风口,还是DeepSeek激起的热议,都是因为同样的时代背景。《唐探》的热度会在春节档过去后淡下去,但中美的博弈会延续,TikTok的命运、DeepSeek与OpenAI的角力,都会成为大国竞争时代的一个个注脚,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的注脚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