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星期一(1月20日)宣布,将从3月起取消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门诊预交金,并规范住院预交金的额度。
综合中国新闻网和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卫健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情况,回应记者提问时说,从20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的次数,以及缩短缴费等候的时间,医疗机构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相继设立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
刘魁说,中国卫健委近年持续完善和改进上述制度,一方面引导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的额度,不断减轻患者就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指导医疗机构积极采用各种的移动支付方式,扩大结算渠道,以提升患者就医的便利性。
刘魁表示,在脱贫攻坚期间,官方要求各地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时不用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要结算个人自付部分即可,这项政策目前仍在执行。
刘魁指出,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发展成果,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中国卫健委经过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在谈及改革管理这两项预交金的情况时,刘魁说,官方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要限时清退患者以前缴纳的门诊预交金。对不会使用新型支付方式的老年人群,官方允许他们可以保留预存费用等方式。对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类似住院一次就诊需多次缴费等情况,医疗机构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仍可以预收费用。
刘魁说,官方也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降低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型个人的自付平均水平。医疗机构要根据住院患者的同病种前三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的额度,并要求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的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