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贵州、浙江等地正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以防止个别教师躺平,把不负责任的教师淘汰出教师队伍。
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2024年工作会1月7日召开,会上解读的《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2024年该区将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丰台区教委副主任翟洪臣说,对聘期内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聘期结束后学校可不再续聘,或降低岗位等级、调整岗位聘用。对于不服从组织安排或者安排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可按规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翟洪臣说,下一步将联合多个部门对长期在编不在岗的学校冗余人员进行清理,释放学校编制潜力,减少或杜绝学校人浮于事的现象。
除北京丰台外,贵州贵阳、浙江宁波等多地教育主管部门,都曾表示要进行教师退出机制的相关尝试。
贵阳市教育局去年2月发布文件,提出建立教师综合考核体系,实行末位退出机制。对教师在综合考核中排名末位的,实行“首次取消目标绩效、再次调离转岗、三次落聘退出”的机制。
宁波市教育局2022年11月也曾发布关于教师退出机制的意见稿,提出拟对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合格、违反师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胜任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予以退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实施教师退出机制,其主要目的是打破教师“铁饭碗”,防止个别教师躺平,把不负责任的教师淘汰出教师队伍。
熊丙奇说,实施这一机制同时也要考虑避免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加剧教师的考核负担,导致基础教育更为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