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想要给位于伦敦的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搬家,已想了很多年,但自从新馆计划去年12月被当地地方议会否决后,这件事便陷入了停滞。
在经历了数个月表面平静的僵持后,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并没有在8月10日的最后期限内对否决提出上诉。
这意味着地方议会此前的否决将会生效,而中国如果还想在位于哈姆雷特塔伦敦自治镇(London Borough of Tower Hamlets,以下简称“塔村区”)的皇家铸币厂旧址上建立大使馆,则需要再次提交建设计划给当地议会审批。
伦敦中国使馆迁址始末
中国现在的伦敦大使馆,是一栋位于市中心波特兰坊(Portland Place)的老建筑,前身是1877年清朝设立的驻伦敦办事处,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过一次翻新和扩建,但依然十分拥挤。
于是,中国在2018年以约2.55亿英镑(约4.4亿新元)的价格,买下了与伦敦地标性建筑伦敦塔(Tower of London)一街之隔的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 Court)旧址,计划在这2公顷(约2万平方米)的地皮上,修建将会是英国最大的使馆建筑。
新使馆的建筑设计由英国建筑大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操刀。据建筑新闻网站“Building Design”报道,于2021年底提交给塔村区议会的建筑设计显示,使馆建设将翻新两栋19世纪的二级保护建筑,并拆除一栋1980年代的建筑,将其重建为两栋建筑,分别用作使馆公寓和文化交流中心。
当时提交给塔村区的报告中说,建筑设计将对两栋保护建筑外观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据报道,塔村区的规划人员认可了这份建筑设计(recommend for approval),认为其“设计精良”(well designed),成品也将是高品质、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建筑。
另据美国CNN报道,直到议会会议召开前一天,塔村区官方的态度都显示,这份设计将能获得议会通过。
不过,去年12月1日,塔村区议会召开了数小时紧张的会议后,宣布遵从居民意见,一致否决这个计划。
据报道,塔村区议会收到了超过50封反对这一计划的居民来信。议会新闻发言人说,由于担心使馆会对居民和游客的安全、当地文化遗产保护、警力资源以及该地区的拥挤程度造成影响,委员会决定否决该申请。
随后在今年2月,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表示,无意推翻塔村区议会做出的决定。
今年3月起,媒体陆续报道,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个否决表达了不满,并希望英国政府介入批准计划。其中,路透社7月报道称,有四名相关人士透露,中国官员在过去几个月与英国官员的会谈中,都提出了对无法搬迁到新址的不满。
据报道,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在给媒体的邮件回应中称,为外交馆舍建设提供便利和支持是东道国的国际义务,敦促英方履行相关义务。中国外交部也说,中国一直努力在“互惠和平等待遇的原则基础上”,与英国寻求解决方案。
不过,直到最后期限已过,英国政府及相关官员都在此事上一直保持了沉默。彭博社8月10日引述一名匿名官员称,与此事相关的英国房屋部长戈夫(Michael Gove)一直没有收到中国的正式申诉。
有知情人士说,北京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英国地方议会能够否决国家间大使馆的修建计划,并且他们也对英国政府的沉默表示了不满。不过,英国官员则表示,目前的审批流程透明且合乎规矩。
当地居民为什么否决?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美国CNN等媒体报道,塔村区居民反对中国建设大使馆的理由,大致可以归位三类:历史保护原因、居民权益问题,以及政治立场因素。
资料显示,皇家铸币厂旧址在14世纪黑死病时期,曾是一处埋葬了数百名死者的集体墓地;16世纪,这里被献给了英国王室,并曾有王室成员居住;之后直到1739年,这里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后勤基地。19世纪初至1967年,皇家铸币厂位于此地,由此生产了流通于英国全国的货币。在皇家铸币厂本世纪初完全撤出此地后,在保留历史性建筑的基础上,这里成为了商业用地,直至被中国买下。
因此,有部分反对意见认为,中国在此修建大使馆不但会破坏原有的历史建筑,也会对英国保存过去历史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在中国购入的2万平方米土地上,除了有皇家铸币厂的旧建筑,还包括了100户1989年完工的民宅。对于约300名仍居住在此的居民来说,中国成为他们的“大房东”,不但让房屋的所有权可能产生争议,也让他们感到隐私将难以得到保证。
使馆建设计划中,包括了将在外围安装大量的监控摄像头,以保证使馆24小时处于监控中。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担心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也会被这些摄像头所监视。
也有当地居民领袖提出,此地距离伦敦塔和伦敦塔桥仅一街之隔,本就属于人员繁多的拥挤区域,如果在此修建大使馆,将会对游客和居民的出行造成更多不便,也会影响伦敦塔的景观——例如,未来俯拍伦敦塔时,画面中可能会出现中国国旗。
地图查询显示,目前在塔村区内,不存在任何国家的使领事馆。上述这些因素,可以成为当地否决任何国家在此修建使领事馆的理由。不过,英国民众对中国政治和人权问题的看法,也是影响这一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塔村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当地有近4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占比为英国之最。这意味着,中国在维吾尔族穆斯林人权问题上引起的争议,对居民的选择恐怕有着很大影响。
早在2021年3月,就曾有塔村区议员提议将该区域附近的道路以“天安门”“维吾尔”“香港”“西藏”等元素命名,以此“明确立场和原则”。不过,该提议最终没有通过。
虽然当前的中英关系不如中美关系那样剑拔弩张,但距离2015年卡梅伦政府时期的“黄金时代”也有了很大的差距,香港2019年爆发反修例运动之后,中英关系尤其急速恶化。
就在新使馆计划被否决的一个多月前,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门口10月16日发生了示威者被领事馆工作人员殴打事件。这件事很快升级成了外交风波,并最终以中国召回了包括总领事在内的六人告终。
互联网搜索发现,过去一年间,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规模不一的有组织抗议活动发生在伦敦的中国使馆门口。塔村区官员也提出,如果中国大使馆迁址至此,这里也将会发生大量针对中国政府或国际政治事件的集会和抗议活动。
另一方面,两国间的矛盾也在民间活动中有所体现。例如,伦敦东区红砖巷的一面涂鸦墙上,本月初出现了扎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中国官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在当地引起广泛不满,并催生了一系列宣泄不满的二次创作。
这些例子都说明,如果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成功迁至塔村区,可预见当地的居民未来将不得不被一系列“中国问题”所困扰。这看来不是他们所希望的,因此来自民间的反对,也不那么让人意外。
使馆之争会如何影响中英关系?
虽然两国官方都没有大肆炒作这件事,但中国新使馆计划受阻,显然将影响中英两国关系。
例如,路透社此前引述匿名中国官员说,他们认为使馆迁址受阻是出于政治原因,并怀疑英国政府有意阻止使馆计划,并策划了当地的反对。当然,英国官员反驳了该指控,并指地方议会是自主做出的决定。
另有英国官员透露,虽然两件事在他们看来没有关联,但英国驻北京大使馆的重建计划,似乎也受到了影响,一直未能得到批准。
虽然现任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了“黄金时代”的结束,但他也并不想和中国撕破脸,而是寻求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同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平衡之道。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纳克自去年10月当选首相以来,还没有和中国国国家主席中国官方通过话,而两人去年11月原定在峇厘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的会晤,也在最后一刻取消。
从各个媒体媒体引述的匿名人士态度来看,中国官员对苏纳克政府在使馆问题上的沉默,已经非常不满,如果唐宁街10号继续保持沉默,显然无助于两国关系的修复。
而与此同时,英国内部保守势力也对苏纳克政府的沉默表达了批评。英国保守党前党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就批评,政府应该更加强硬地拒绝中国的使馆计划,以表明在处理两国关系时,政府将国家安全放在了首位。
中国既然没有直接提出上诉,那很可能会在现有使馆规划上,做出一定的修改后再次提交。但有限的修改,想来也很难解决当地民众关切的核心问题,从而让地方议会能够审批通过。
如果确如报道,中国将寻求英国政府承诺干预下一次使馆计划的审批,那届时英国政府将会处于更加两难的境地:是遵守中国所说的国际义务、同意使馆计划,违背本国民众意愿,还是尊重当地的民主决定,即使这可能会让中国更加恼火,进一步破坏两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