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点
芳生说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最近出现有关“荷兰银行事件”的讨论,有网民写到荷兰银行门口出现“battle”(斗争),还有人说“荷兰银行的储蓄取不出来”;乍看之下还以为是河南储户事件在国外重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网民心照不宣地使用“荷兰”的谐音讨论河南事件,以规避平台的屏蔽。
我被派驻北京前,几个中国友人给我的告诫是,不要在任何网络通信或社交平台上直接使用敏感字眼,这个道理中国网民早已经融会贯通。要读懂中国网上的贴文,必须掌握几个规律:敏感字眼可能被谐音、突兀的英语翻译,以及汉语拼音缩写取代。例如,上海瑞金医院7月9日发生随机砍人事件后,有网民以“锐进”作为代称;负责维稳的警种国内安全保卫(简称“国保”)被称为“国宝”、政府被称为“ZF”。
不过,这样的现象成了中国网络平台近期的重点打击对象。7月12日晚上,哔哩哔哩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呼吁用户“自觉遵守汉字使用规范,抵制拙劣字体、错误字形等不规范汉字表达行为”。
微博13日宣布对站内利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指明要加大对利用错别字借机传播不良信息等违规行为的排查清理力度;健全平台用语管理机制,完善关键词识别模型;以及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强站内宣介等方式,引导站内用户规范使用汉字。
同天,也有网民申诉在抖音直播时被屏蔽。该名网民称,在抖音直播中不能说“秒杀”、“赚钱”、“直播间”“疫情原因”等词语,只能说成“秒秒”、“赚米”、“啵啵间”、“口罩原因”。
抖音随后批评该网民的指控“存在大量不实讯息”,但表明“涉及疫情需要规范表述,不能借疫情博同情和卖惨”,并强调变体、谐音等表达属于网络黑话,“平台并不提倡”。
网络平台接连的语言整顿消息,掀起网民的讨伐声浪,有关中国舆论空间不断收缩的讨论因此重燃;相关词条13日当天阅读量达到73万9000多次。有部分网民对平台措施表示支持,认为网上普及的错字和怪异暗语可能影响年轻一代的语言水平,也可能被用于进行不正当的网络行销和网络霸凌,必须受到整治。
但对不少网民而言,这并不是语言管理,而是舆论管控。部分网民指出,是平台审核过严才导致网民大量使用错别字;也有网民讽刺网络平台说:“我们言论自由的很,就两点不能说,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说。”
过去两年来,中国官方显著加大了对网络空间的管制力度。2020年5月,中国国家网信办宣布正式启动“清朗”专项行动,集中清理网上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列出打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乱象、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等十项重点任务,当时并没有列明错别字和文字管理。
今年4月,微博也宣布在用户发布内容时强制展示地理位置信息,以“防止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等不良行为”。
这并非网络平台首次收紧管控,但此次针对错别字的整治行动在社会舆论事件频发的时间点上推出,引起了网民较大的反弹。
中国基层治理长期面对“不闹不管,一闹就软”的两难处境;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平台成为民众“闹”的重要渠道。使用错别字为网民换来了更大的舆论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对社会事件宣泄情绪,也是一些人向政府施压以及要求问责的有效途径。
今年以来,随着社会整体不安情绪在疫情和经济压力下骤增,网络在重大社会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更为明显。有关徐州铁链女、上海疫情、唐山烧烤店打人,以及河南村镇银行事件的争议,都是通过网络平台发酵成大规模的网络公共事件,甚至上升至地方和国家政治层面。
从语言管理和避免不法分子躲避监控的角度而言,整治错别字固然有理,但如何在监管网络的同时,确保民众仍有渠道就重要的社会议题发声,也是监管者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否则网络舆论只会在监管压力下越加扭曲变形。
相较于偶发的社会舆论事件,隐性和被压抑的民间不满情绪,对执政者而言是更加不可控的风险。高温煮水时总得开个缝隙避免“炸锅”,高压管控舆论时同样必须为民间留下一个发泄情绪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