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
不必穿防护服、不用出示核酸结果,也没被门卫问“几点回来”。踏出小区大门的这一刻,比预想中容易许多。当然,前提是我手里握着一张来之不易的“出入证”。
在近千名住户齐心协力下,我住的小区上周完成“全体居民核酸检测阴性”这项高难度任务,成为街道认证的“无疫小区”,获发出入证。这意味着在家近两个月后,居民们终于可以走出小区,看看外面的世界。
发放出入证前一天,居民聊天群里就开始热烈讨论第二天要去哪里,该做什么准备。有邻居提醒,出门时最好随身带瓶水,因为外面能买水的地方不多。另一名邻居接话:“不要走得太远,因为外面能上厕所的地方也不多。”
这番对话看下来,仿佛我们去的不是上海市区,而是深山老林。
上海封城后第55天,我怀着未知与期待走上街头。正如邻居所说,路旁商店大多铁门紧锁,贴着封条。我根据居委会给的购物指引,找到这一带少数可以线下经营的一家便利店。店里虽然透出灯光,但大门依然关着。
门口坐着的店员告诉我,出于防疫考量,店铺不允许顾客入内。我得通过外卖软件下单,每单金额还要达到至少50元(人民币,下同,10.3新元)。那跟在家点外卖有什么区别?店员笑笑:“你选到店自取,可以少付5元配送费。”
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明显比封城前多出不少,虽然车辆以外卖骑手的摩托车居多,而行人除了散步拍照,似乎也没有其他事可做——当然,还可以测核酸。街头巷尾冒出一个个核酸采样亭。花一分钟时间做个检测,换取未来48小时内出入公共场所、搭乘公交的通行证。
坐地铁来到市中心,鳞次栉比的购物商场依然沉寂,只有橱窗外的电子大屏在变换闪烁。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拉着妈妈要进商场,年轻的妈妈回答:“现在没开门,先在外边拍拍照吧。”
商场外悬挂着最近一次促销活动的广告牌,主题还是“春晓”。而一旁的行道树,则以郁郁葱葱的身姿宣告初夏来临。在从四天延长到两个月的封城中,一整个春天过去了。
和路人们聊起这两个月,不少人仍心有余悸。一个上海老阿姨感叹,活了70多年第一次经历封城;在上海住了五年的英国小伙,则头一回在这个国际大都市感到“不安全”,考虑搬家到另一个城市,因为“不知道上海什么时候能恢复原样”。
和猝不及防的封城相比,迟来的解封显得格外小心翼翼。上海环球港商场恢复营业仅半日,又应疾控部门要求暂停营业;“网红街区”安福路在大批民众当街喝酒跳舞的一夜狂欢后,昨天再度被路障包围。
与此同时,身边的朋友们陆续接到公司发来的复工通知。住家附近的商场也敲定在6月1日开门迎客。上海在“封”与“解”之间的反复,进两步退一步的循环,预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停摆多时的城市重启之际,2500万居民正迎向另一个新常态。
随着上海迈向解封,连载八周的封城周记也就此画下句点。两个月间收到不少读者电邮反馈,有的分享感受,有的表达关心,有的提出批评建议,在此一并感谢。和日常新闻报道相比,个人情感印记更为鲜明的周记,对我也是极为罕有的写作尝试。谨以这八篇周记,记录一个旅居上海的新加坡人,与这座城市共度的一段特殊时光。
(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