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点
北看记
备受关注的中国2021年全年经济数据,本周一正式出炉。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增长8.1%,表现优于预期,但第四季的增速猛降到4%,为2020年第二季中国疫情受控来的最低点,呈现急遽减速的趋势。
自从去年12月以来,中国高层就不断强调2022年的经济重任是“稳”。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通稿里一连提到25个“稳”字。官员会后也宣示,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到了本周二,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记者会上说得更直白:中国经济面对三重压力,“稳”就是最大的“进”;货币政策发力要充足、精准、靠前,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避免信贷塌方,不能让市场“哀莫大于心死”。有期待官方放水救市的网络写手喜上眉梢,形容官员的大白话都到了“简单粗暴”的程度,文盲都听得懂。
专家分析,官员反复强调的所谓“稳”,与其说是要稳增长,更准确说是求避灾避难,担心晚了就来不及了。官方显然准备快刀斩乱麻,刘国强在周二的记者会上就说,相信过几个月“经济下行压力大”会成为“昨天的故事”,犹如剧透下来的情节。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确实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内卷式的竞争压力、资本市场动荡与抑制性政策的环境下,不只是年轻人,民企与投资者也想着“躺平”,这都迫使官方纠偏、尽快出手挽救颓势。然而,官方今年高调“救市”还有更为强大政治动因,那就是中共今年秋天要召开二十大(第二十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地方大员等将进行关键的换届人事调整,如果经济疲软无力一直拖到下半年,甚至出现动荡并传导到社会,造成人心浮动,那怎能营造良好氛围确保二十大胜利召开呢?因此,扭转局面事不宜迟也。
说时迟、那时快,央行本周一已宣布降息,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昨天又宣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降息,接连引导信用往偏松调节。
到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召开时,相信官方还会有宽松政策出台,去年两会期间“东升西降”的自信调子或暂时转为审慎。至于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各界预估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定下的增长预期,会从去年的“6%以上”,下调为“5%以上”。
事实上,官方智库中国社科院去年12月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已预计2022年的增长为5.3%左右。这都是官方机构释放的先导信号,虽然最终实现的经济增速仍可能高于预期,但比5%略高,也许是官方要力保的底线。
中共曾在2020年定下目标,到2035年中国要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以此换算GDP的年均增速必须达到4.78%。若将今年的增长目标定在5%以上,也足以保证2035年的目标实现,并为中国经济下来转为中速增长留出空间。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历程,首先30年中国平均年增长在10%左右,2012年减速到7%至8%区间,2015年进入“6时代”,2020年与2021年受疫情干扰,经济增长脱离长期趋势,但有可能这期间经济增长已跌破6%。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正式进入“5%元年”,接下来还会逐步过渡到中速,也就是4%以上,这都是自然的趋势。作为庞大的经济体,5%或4%经济增速依然十分骄人,关键在于减速的时候同时保证质量。这将是中国高层从现在到下来五年内,必须努力拿捏的平衡。
从国际影响而言,当中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减速,与其有密切经贸关系的经济体也会直接感受到影响。汇丰银行去年的一份报告就指出,韩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泰国,过去中国的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韩国就会有约0.7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放缓,花旗银行去年9月也下调了韩国、台湾的增长预测。
这也意味着,撇开政治因素,就经济理性而言,各经济体接下来得提升与中国合作的质量,但也会加快分散投资,寻找与发展其他的合作伙伴与市场。
而在2022年,中国的“求稳”信号至少能缓解一些不确定性。去年,中国为了国家信息安全、为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强力扭转补习的风气,连出重拳打击科技企业、课外培训机构、抑制房地产市场,由此产生了各种偏差,包括官方承认的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今年,中国出于更大的政治动因,要在上半年“充足发力”救经济,但愿这不会带来另一轮偏差与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