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京。一边岁月静好,一边生活艰难。一边是白天,一边是黑夜。”
看到北京市近期公布的两份冠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报告后,有网民感慨。
这两份对比鲜明的流调中,一个是海淀区的年轻女子,逛高级商场、买奢侈品、滑雪;另一个是在北京打工的中年搬运工,连续十几天无休,凌晨5点还在搬货。
疫情流调报告,再次真实直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参差。
精致生活样本
北京市本月15日报告新增一例本土冠病确诊病例,为一名住所与工作单位都在海淀区的年轻女子。流调轨迹显示,她频繁出入各种高档消费场所。
今年1月1日,该女子曾在全聚德用餐、到GREY BOX喝咖啡,并到Ole’超市购物;1月2日,她又分别到SKP购物中心、Dior专卖店购物,傍晚还去听了一场脱口秀。此外,她还在1月8日去昌平的滑雪场游玩。
流调报告出炉后,不少人对这名女子的生活状态羡慕不已。
有网民评论说,SKP是北京最高级的购物商场之一,Dior是国际知名奢侈品牌,GREY BOX和Ole’也分别是精品咖啡店和精品超市,再加上滑雪和听脱口秀,这名姑娘的生活真正称得上是精致生活。
“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
与上述病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北京市朝阳区本月18日报告的一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生活轨迹。
该感染者是一名中年男子,从事装修材料搬运工作。流调报告显示,从本月1日至18日,他的工作范围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顺义等多区,辗转20多个不同地点打零工,扛沙袋、扛水泥、搬建筑垃圾……其中大多在夜间工作,有时甚至到凌晨5点,最后因为核酸检测阳性,在返乡的火车上被拦下。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这名男子原本在山东威海捕鱼船做船员,2019年8月,他的大儿子在威海荣成市的家附近走失,因儿子曾在北京做过帮厨,他就到北京寻找。
为节省开支,男子住在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每月租金700元(人民币,约148新元)。
在此之前,为了找儿子,他已经去过山东、河南、河北、天津等多地。每到一地,在寻找儿子的同时,他都会打零工维持生活。
该男子说,儿子走失后,他曾到派出所报警,但当地警方相互推诿,不定位手机,不调监控,过了三个月才立案。他只好离开家乡,边打零工,边四处寻找。而在河南老家,他还有瘫痪在床的父亲和摔断了胳膊的母亲。
这名男子的工作之苦、家境之难,让很多网民唏嘘,他被称为“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
对于该男子反映的儿子走失一事,山东省公安厅今天(20日)回应称,高度关注此事,正督促威海市局加快核查。
流调报告与隐私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是中国在疫情应对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开展。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流调的目的,是通过确定感染者过去一段时间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做过的事情,为描绘病毒传播链、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及划定消毒范围提供依据。
尽管官方一直强调流调会保护个人隐私,报告中也通常隐去确诊者真实姓名等信息,但网民的“人肉搜索”造成的隐私泄露,以及网络谣言的传播,还是给一些当事人带来麻烦。
成都市2020年12月曾公布一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因该女子去过多家酒吧和夜店,其姓名、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都被人搜索出来并公之于众,引来一些网民对其私生活的指点甚至谩骂。
去年8月,武汉一名男子确诊后,流调显示他两天里的行动轨迹跨越武汉三镇,网上随后传他“先在前女友处留宿,又与现女友一起逛街”、“脚踏两只船”,虽然一名涉事女子出面辟谣,但质疑和谩骂并未停息。
去年11月,上海通报的三起病例中,被曝出有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员工,网上随即传出“医疗机构接受医药代表请客,全部需要隔离”的消息,官方不得不紧急辟谣。
对于流调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光明网曾在一篇时评中提醒,不能为了防控疫情,就牺牲民众的个人信息安全。
文章认为,疫情考验的不仅仅是社会的疾控能力、管理能力,还有社会的宽容、公共部门的体贴以及民众的文明自觉。
湖南新闻综合门户网站“红网”本月17日的评论也指出,隐私保护与疫情防控并非不可兼得,让流调信息公开的流程和方式合理化、安全化、科学化,才能避免流调报告成为窥探公民隐私的窗口。
流调反映各地风土民情
目前,在新的局部疫情发生后,公布详尽的流调报告仍然是中国各地的标准做法。对于好奇心强的网民而言,研究流调报告里的故事,也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些流调报告,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各地的风土民情。
去年5月,沈阳一名确诊者的流调报告显示,他每天都下馆子吃饭,因此被网民封为“沈阳美食家”。这名大爷连续三天吃了“鸡架”(鸡骨架),也让“沈阳鸡架”在微博冲上热搜。
去年7月,江苏省扬州市的棋牌室成为疫情暴发地,很多病例的流调报告显示,打麻将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颇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上文提到的去年11月上海报告的三起病例,则引起文史爱好者注意。流调轨迹显示,这三位确诊的姑娘在苏州走了一条冷门的“寻宋之旅”路线,被网民称为“苏州文旅硬广告”。
沈阳的鸡架、成都的酒吧夜店、扬州的麻将馆、苏州的文化景点......流调报告充分展现了中国各地民众生活的丰富多彩。不过,流调轨迹体现的绝不仅是生活的美好,还有更多是普通劳动者的艰辛。
辛苦谋生的人,远不止那名在北京“打工寻子”的男子。
前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报告的一名确诊者,白天在贸易公司工作,下班后又到快递公司兼职开叉车,还要陪生病的妻子复诊;去年11月江苏省徐州市的一名确诊者,连续三天从早到晚在游乐场调试设备,几乎每顿都吃一样的麦当劳快餐;今年1月4日,杭州市公布了两名病例的流调轨迹,这对货车司机夫妇接连几天都在车上过夜,吃饭也只是简单的烧饼和面条。
以上这些流掉报告中,每个人都是在为生计拼命奔波。
胡锡进:推进社会公平任重道远
对于“打工寻子”男子的流调报告,《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今天发微博评论说,流调记录了每一位感染者最真实的生活轨迹,让人们看到了世间人生的百态,所以总能引起公众的巨大兴趣。在这当中同情弱者、唏嘘艰辛是舆论最突出的反响。舆论场不时有戳中人们泪点的底层困境曝光出来,说明扶贫帮困、推进社会公平仍任重道远。
胡锡进呼吁,全社会多想一想怎样帮助弱势者,让他们的艰辛付出多得到一些回报,让社会的底部不断抬升,让底层民众过得更安全也更有尊严。
揭示社会真相不是疫情流调的目的,但它的确成为了一扇可以真实、直观地看到中国社会人间百态的窗口。一场疫情结束后,不再有流调报告,但流调报告里折射的贫富差距和人间辛酸一直都在,而这些问题在长远上可能比抗疫更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