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世界需要什么共同价值观?

时间:2024-08-07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在这个动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种共同价值观?渴望和平安定的多数人肯定都会支持劝和促谈、求同存异,而不是一味的兵戎相见。所谓得道者多助,维护与推动和平的一方,终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

今日世界,大国竞争剧烈,也拉帮结派,各中小国家则是各有各的选择,有的选边站,有的坚持自主独立,为求自保而各显神通。总体表现为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在频繁的外交活动中,最值得注意的当然是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的外交。

美国一直在推行霸主外交,面对来自美国的围堵,中国外交则明显有反霸的色彩,两者也体现完全不同的价值观。霸权外交的主轴是强力威慑,以强大的兵力和武装霸临天下,并尽力以民主的共同价值观作为幌子,树立阵营,以捍卫人权与自由作为借口,到处用兵。霸主也通过缔结各种军事和集体安全联盟,奠定自己作为江湖盟主的地位。最突出的例子是北约组织(NATO),它把整个欧洲纳入同一个安全和军事体系中,欧洲各国只能俯首称臣。

如今也出现构建亚洲版北约的苗头。拜登政府上台后,就在亚太地区组建新的战略同盟,如澳英美军事外交安全合作伙伴关系(AUKUS)和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机制(QUAD),并提升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盟国的军事存在。

最近,美日两国外长和防长在东京举行“二加二会议”后宣称,鉴于亚洲的安全环境严峻,决定强化两国军事司令部,以及扩大威慑力。美国将改组驻日军事指挥部,以深化与盟国军队的协调。两国也在会议上将中国列为本区域面临的“最大战略挑战”。根据所发表的联合文件,驻日美军将改组为联合部队司令部,由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领导。它将与自卫队在今年建立的联合作战司令部互动。

《联合早报》报道,与二加二会议同步举行的是延伸威慑部长级会议。这在去年的日美二加二会议上已被列为议程之一,但建立独立框架实属首次。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将延伸威慑搬到台面,主要是要向国际传达美国将利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能力保护日本的强烈意愿。

与此同时,美日韩防长也在日本举行会谈。据韩联社报道,三国防长签署了《韩美日安全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是首个为韩美日提出安全合作基本方向和政策指南的文件,目的是“保障朝鲜半岛和印太地区等地的稳定”。

《海峡时报》的报道分析则指出,日本正在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防卫前哨。除了强化军事司令部,日本也将史无前例地开始售卖武器给美国。在上述会议后隔天,美日就签署了一项价值2700万元的军购合同,日本将售卖一批爱国者导弹给美国,以补充美方因供应导弹给乌克兰而出现的库存不足。

长时期享有霸主地位的美国,因为军力无远弗届,所向无敌,因此也养成动辄诉诸武力和制裁手段的习性,加上国内军工复合体也需要不断有武器市场,也使美国成了二战以来在世界各地涉足最多战争和国际冲突的国家。美国外交的基本理念可以说就是强权即公理。但到处示强,好勇斗狠,好战霸道,结果必然要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反感,逐渐失去人心。

苏联解体后,美国独霸天下,在一段时间里确实也给世界带来好处,少了苏联的威胁,美国人似乎也放心许多,让世界度过一段相对和平的日子。但 “九一一”之后一切就开始改观。美国人穷兵黩武,中东和北非因此大乱。在实行全球化数十年后,美国突然惊觉中国崛起,于是又重拾冷战思维。接着又有俄乌战争的叠加效应,遂有今天的中美恶斗和世界阵营化局面。

美国要继续称霸,导致中俄的联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为寻求突围,除了加强本身的防卫能力之外,并没有效仿美国。北京开展的是基于另一种价值观的外交,即和平共存,并试图通过经贸和基础建设(一带一路),打开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友好空间。近几年来,中国外交策略逐渐明显,走的是劝和促谈的路线;换言之,在一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扮演鲁仲连的角色。

说真的,要当和事佬也须具备一定条件。今天的中国确实具有这方面的条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空前强盛,因此在一些国际事务上也能够举足轻重。其次,劝和促谈很符合许多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更加具有说服力。近来,中国外交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去年3月,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国代表在北京举行四天会议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有人说:这是不久前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后的第一个重大外交成果,也是中国外交不再拘泥于以经贸关系消极建构地缘政治态势,转向进取性现实主义的里程碑事件。无论如何,此举展现北京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

7月23日,北京再次传出劲爆消息,巴勒斯坦两股多年关系不睦的主要政治势力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与巴勒斯坦其他12个派别签署了《北京宣言》,同意成立临时民族和解政府治理战后的加沙。有学者认为,《北京宣言》进一步证明中国在中东扮演和平调解者的能力。不管最终会有什么结果,发挥以和为贵的精神是深得人心的。

消息一出,很多人也才惊觉,原来命运如此坎坷的巴勒斯坦人内部竟然分裂成这么多的派系。真如古人所言: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不管怎样,北京能把14个派别的人马都拉到谈判桌,还真谈出个方案,并在中东各国使节见证下签署,展现高难度的外交本事。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说明,有些人(如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及右派政治势力)并不希望看到和平,因此继续大力拱火。随着真主党最资深军事指挥官兼战略部队负责人舒库尔和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相继被杀,以哈冲突扩大,以色列与伊朗、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是否会爆发一场热战,值得关注。美国已迅速加强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增派更多战舰和战斗机,以保护美国人员和以色列。各国也相继呼吁在黎巴嫩的侨民尽快撤离。

一边在忙着救伤灭火,一边则忙着继续火上浇油;一边在力求化解争端,一边则在搞分化,两条外交路线可谓泾渭分明,两者的价值观也迥异。在这个动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种共同价值观?答案不言而喻。渴望和平安定的多数人肯定都会支持劝和促谈、求同存异,而不是一味的兵戎相见。所谓得道者多助,维护与推动和平的一方,终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