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比赛已全部结束,但反兴奋剂问题引发的风波并未平息。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星期二发表声明,指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在该国田径选手奈顿兴奋剂阳性案中的表现,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受访专家认为,中美之间围绕反兴奋剂问题的博弈未必长期化;但如果美国针对中国游泳队的单方面调查能够得逞,将是对世界体育规则的一大打击。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星期二(8月6日)发表声明,指美国田径新星埃里扬·奈顿(Erriyon Knighton)今年3月26日在兴奋剂赛外检查中,被查出呈类固醇(群勃龙)阳性;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宣称,奈顿是由运动员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决定不对他实施禁赛处罚,并允许他参加巴黎奥运会。
声明称,USADA面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污染事件时,表现出典型的“双重标准”,即一方面极力为本国运动员开脱,另一方面却漠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多次解释及瑞士独立检察官报告,指责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和WADA一起“掩盖真相”,要求对中国运动员实施制裁。
中国多家官方媒体星期二批驳美国通过《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案》在体育界“长臂管辖”,指责美国通过国内立法、资金和影响力施压、双标做法,来破坏国际体育赛事的纯洁性和公正性。美国政府上个月开始对中国泳手兴奋剂污染事件展开刑事调查,WADA对此表示反对。
《纽约时报》今年4月披露,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在上届东京奥运会前几个月兴奋剂检测呈阳性,但仍获准参加奥运会。
中国称此事件是由选手居住酒店里的食品污染造成,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调查后采纳了这一结果。但中国游泳队在本届巴黎奥运会,接受了远多于其他国家选手的兴奋剂检测。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体育与运动科学系主任许坤德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WADA要求强制检测所有奥运会运动员,尤其是赢得奖牌的选手,因此他不认为中国选手会遭到不公平的检测要求。
但许坤德也指出,美国对23位中国选手2021年涉兴奋剂事件提出质疑并进行单方面调查,等于不信任国际奥委会和WADA,这一举动含有政治成分。如果事件处理不当,将是对世界体育规则的一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