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两天内接连击杀黎巴嫩真主党军事指挥官舒库尔和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让中东陡然间战云密布。真主党和伊朗誓言报复,以色列也必然还手,冲突升级失控的风险正日益增加。从以色列国家利益而言,舒库尔和哈尼亚都是必除之而后快的对头,但选择这个时机点,特别是以极具公开羞辱伊朗的方式除掉哈尼亚,必然破坏同哈马斯就加沙的和谈进程,同时逼迫德黑兰做出军事回应。这当中恐怕就不无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的个人政治考量了。
虽然以色列至今并没有公开承认刺杀哈尼亚,但伊朗已经认定特拉维夫乃罪魁祸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8月3日扬言,将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做出严厉回应。真主党同日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发射数十枚火箭弹。法国、加拿大、约旦、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典、沙特阿拉伯等都呼吁本国公民离开黎巴嫩;包括新航、酷航等国际航空公司也避开伊朗领空。外交斡旋持续进行,约旦副首相兼外交部长萨法迪8月3日罕见访问伊朗,与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及外长讨论地区局势,呼吁停止暴力升级。
军事上的部署同时紧锣密鼓进行,以色列呼吁民众储备粮食,因应可能的战争状态。以色列政府估计可能须应对“五条战线”的袭击,且难以避免国民大量伤亡。美国则调派林肯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到中东,取代在阿曼湾的罗斯福号战斗群,并向中东和欧洲增派可击毁弹道导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并向中东增派一支新的战斗机中队。与4月伊朗报复在叙利亚的大使馆遭以军轰炸,首次向以色列本土发射300多枚准头不高的导弹和无人机的象征性打法不同,这回恐怕在规模和程度上或将更为强烈。
这正是危险所在。一旦伊朗大规模攻击以色列城市,并导致严重伤亡,不排除以色列报复打击伊朗的核设施。以色列在4月回应伊朗导弹袭击时,轰炸了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当地有核设施以及空军导弹基地的保护,但以军却如入无人之境。这显示以色列有能力和意图摧毁伊朗的核武计划。以色列抱怨美国和西方对伊朗发展核武器,一直采取绥靖政策,没能有效遏止。如果以伊正式交战,恰好为以色列提供难得的机会。
本次危机的升级,背后不乏以色列国内的政治斗争因素。击杀舒库尔和哈尼亚得到以色列舆论的肯定,因而减缓内坦亚胡的政治压力。面对政敌要求调查他涉嫌犯罪,去年10月爆发的以哈冲突乃至当下的战争危机,却成为内坦亚胡的政治金钟罩。在失踪超过300天后,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家属越来越不满他拖延加沙谈判,包括军方和情报界的反对派也质疑他应对冲突的做法;内坦亚胡的如意算盘越来越清楚,毕竟战争威胁的恶化,迫使以色列内部必须团结,他的政治生命便得以延续。近日特拉维夫更是传出,他正准备以内阁改组为掩护,把国防部长加兰特和武装部队以及内安局首脑全部撤换,一意孤行的姿态尽显无疑。
美国政治形势不明,或许也间接导致中东局势急转直下。前总统特朗普遇刺后的高涨声势,已经被对手拜登的退选,以及拜登副手哈里斯当下的高调参选所冲淡。11月总统选举鹿死谁手,如今愈发不明。拜登个人的认知健康也不断被对手质疑。对以色列乃至内坦亚胡个人友好的特朗普胜券不再握,可能促使内坦亚胡铤而走险,在美国政治形势明朗前,借由冲突的升级,分化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的民主党,也让较同情巴勒斯坦的哈里斯处境艰难。但诱使伊朗直接下场,对以色列的潜在利弊都非常巨大,因此也更让人担忧。
此前以色列有限度报复真主党杀害12名以色列孩童的袭击,让各界以为中东局势有望降温。不料以色列突然出手,特别是在伊朗首都击杀参加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国宾,公开羞辱伊朗,逼迫德黑兰难以下台,必须有所回应。这呈现出某种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赌徒心态。最新消息称,以色列甚至打算先发制人,在伊朗出现动手迹象时抢先攻击;但伊朗则放软姿态,在坚持有惩罚以色列的法理之际,并不想火上浇油。鉴于以色列是拥核国家,伊朗距离拥核则仅一步之遥,中东战争爆发的危险以及扩大化的后果,实在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