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闻室的同事一直在追踪新加坡饮料瓶罐退费制不断推迟的原因,许多我们采访到的业内人士,都将矛头指向在政策磋商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相信由可口可乐带头的饮料公司财团等。
许多政府在推行防止塑料污染政策的时候,总得面对消费者与商家的一段适应期,阵痛有时候在所难免。
近年来,不论是韩国政府规定消费者在咖啡厅和快餐店使用一次性杯子时须缴付保证金,或是新加坡大型超市开始征收塑料袋费用,又或是上个月刚在香港实施的餐具限塑令,在推行时都面对民众的批评和疑虑。许多媒体的报道,也都会聚焦一般人民不满与不习惯新措施的种种骂声。
像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香港首阶段实施的《2023年产品环保责任(修订)条例法案》,就引起比预期大的反弹。由于港府在完全禁止餐厅使用塑料餐具之际,并没有制定太多配套方案,如加强宣导措施鼓励市民自备餐具,或协助商家了解哪些非塑料餐具较适合回收、设立借用餐具系统等,结果许多食肆转而使用的木制或纸制餐具,没能改变餐具的即丢文化,政策备受诟病。不仅如此,好些网民也上载一些木制汤匙舀不到汤、纸盒漏汁的照片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借机调侃这项政策。
这些例子反映任何减塑政策要推行成功,环环相扣,绝非颁布一条禁令这么简单。
此外,它们也显示,当我们在谈及“污染者付费”(polluter pays)原则时,难以跳脱将污染者与消费者直接挂钩的狭隘思维。舆论总将消费者不愿意承担责任作为重点,却往往忽略许多政策背后,因有不同政治与商业势力拉扯,实施起来造成消费者不便才是关键。消费者不买单,有时候或许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每年有8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不仅危害海洋生物,也危及人类健康,围绕减塑责任的讨论也增添更多新层次。其中,越来越多环保组织、观察家与媒体开始关注一些塑料制造商、石油化工行业、饮料品牌等企业巨头,对于塑料相关舆论的控制。这些巨头可能表面上表达支持减塑,却在幕后暗中发力,意图游说以拖延或拒绝任何限制塑料生产,或带来额外成本的协议与政策,保护塑料生产这个重要的生命线。
身为消费者,我们过去往往会相信超市架上产品标贴着的“可回收”标签,但数据证明,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中,只有少于一成真正被回收。越来越多调查也显示,塑料制造业与石油化工业早在1970年代,就知道塑料无法很好地回收,却竭力塑造与维护塑料危机可以透过回收技术与科技进步的神话与谎言。不过,令人生气的是,尽管这些企业的伎俩被拆穿,但由于它们有着牵动政治与政策的影响力,游说工作并没有完全停止。
例如,全球目前正来到对抗塑料污染的历史性时刻,即各国首脑与环境部长在联合国带领下,目前正在针对一项必须在今年内完成的塑料治理协定进行谈判,但整个磋商过程却不断受到游说团体阻碍。根据统计,刚在4月底于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第四轮谈判,出席的石油化工业游说代表多达196人,较上一轮于肯尼亚内罗毕进行的谈判,多出超过三分之一,人数比参与的科学家多,有些代表还直接坐到谈判桌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Unilever)、雀巢(Nestlé)等饮料制造商,即世界最大的塑料污染者,也继续强调回收与创新技术而非限塑,才是解决塑料危机的关键。
然而,与此同时,许多这类大型饮料品牌投注资源推动的塑料回收技术创新,并未见有效成果,媒体也进一步揭发这些品牌或无法达成它们的减塑相关承诺。像在亚洲,许多与这些品牌合作的环保回收公司近来提到,受到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回收后经过处理的塑料价格都显著攀升,供应也受到影响。但饮料巨头却因为在乎成本,而要求这类再生塑料的价格不高于原生塑料,问题短时间内非常难解决。
在新加坡,我们往往也会忽视这些企业巨头的影响力。最近,新闻室的同事一直在追踪新加坡饮料瓶罐退费制不断推迟的原因,许多我们采访到的业内人士,都将矛头指向在政策磋商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相信由可口可乐带头的饮料公司财团等。这项措施原在2020年宣布,相关法案于2022年已在国会通过,原拟在今年中推行,却推迟至明年4月。据了解,制度的推行,这次又往后延了,且具体日期不明朗。
有趣的是,此次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在回应媒体询问时,没有避讳点出计划再次延误,主要因负责制定回收目标与措施细节的饮料品牌财团,在提呈建议书时“花了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它也进一步透露及证实,申请计划推行执照的业者包括可口可乐,以及POKKA与F&N饮料品牌等。这相信是政府首次这么直接点出饮料品牌对政策的影响力。
如上所述,不管是饮料瓶罐退费制还是其他的限塑计划,这些能改善整体塑料回收率与解决塑料问题的措施,都须经过深思熟虑,否则若推行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将无助于化解眼前的塑料危机。不过,信息的公开与透明,以及确保磋商过程不过分地被有盈利考量的企业财团影响,也非常重要。如果要消除减塑之路上的障碍,就不能忽视企业巨头这道原本隐形但日益现形的阻力。
作者是区域环保媒体与咨询公司益笔思(Eco-Business)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