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从流浪大象到回家熊猫

时间:2024-03-29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近日访问中国,国人思念牵挂的大熊猫叻叻又一次出现在新闻镜头前。作为第一只在新加坡出生的熊猫宝宝,叻叻在今年1月返回中国,完成免疫隔离后,落户四川成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

在叻叻离新回返中国之前的一个月,《联合早报》制作的视频特写系列报道,一度在新中两地的社交媒体圈爆红,而照顾叻叻的新加坡高级饲养员沈佩莹作为熊猫妈妈,红着眼圈说出的“叻叻,要乖喔”的一幕,更得到新中网民的无数次转发、点赞。几乎所有人都能找到共情点:为人父母,会感慨儿女大了终须远行;珍爱地球,会祈祷大熊猫这一珍贵物种能够繁衍永续;热爱动物,会惊喜叻叻的白白胖胖、快快乐乐。

张志贤在自己脸书上留言:不看望叻叻,四川行就不能算完整。很高兴看到两岁七个月大的叻叻!在相关视频中,作为曾经担任新加坡武装部队准将的张志贤表现出铁汉柔情,仿佛是一位慈爱的爷爷前来看望远行的孙辈。如今得到新中两国人民宠爱关注的叻叻,已经有88公斤,快乐健康胃口好,并与同住的两只同龄大熊猫相处融洽,“回家熊猫”的故事可算是圆满了。

大熊猫是生长在中国境内的特有珍稀物种,作为国家友谊的使者,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动物园。根据相关协定,在国外出生的大熊猫第二代必须回返中国,参与中国大熊猫保育繁殖计划。在都江堰基地就有10多只从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海归”的二代大熊猫。根据中国政府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的数据,中国通过建立大自然保护区与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双管齐下,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野生熊猫达到1900只,圈养熊猫近700只,海外出生熊猫68只。中国在熊猫保育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濒危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

三年前,发生在中国云南境内的另一则动物故事“流浪大象”(参见笔者拙文《流浪大象的中国故事》2021年6月22日《联合早报》言论版),同样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追踪报道,将中国政府保护青山绿水的正能量作为、中国人民珍爱自然珍惜生命的美好情怀,详实传播到东西方世界,意外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典范。

作为中国外交政策指导思想之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由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2013年首次提出,近1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委、部门也下大力量去贯彻执行,但必须理性指出的是,“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内宣,更应该是外宣。也正因如此,其他政体不同国家的受众群体,对于相关宣传文案中强调和而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契合民族自豪感的“战狼外交”,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叙事,常有“能看懂文字却无法理解内涵”之感,“ 讲好中国故事”总是事倍功半。

当今的纷乱世界,无论是美国操作的“去风险”经济脱钩断链,抑或因俄乌战争激化的东西方价值观分歧,都导致中国面临的国际政经环境更严峻,也令众多区域小国面临不得不选边站的两难。如何从流浪大象到回家熊猫的共情故事中得到启发;如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同时,采用西方也容易理解的语境阐述中国立场,考验着中国当代政治精英的调适能力与智慧。

大陆政府中央外联部部长刘建超今年1月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的演讲中就提到,中国的战略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就是让14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创建者、受益者、维护者,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更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新秩序。对于俄乌战争的站位立场,刘建超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或冲突,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

刘建超近日在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3月27日特别参与《慧眼中国对话》并作专题演讲,笔者有幸出席,得以近距离聆听这位中国政治高层用平实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刘部长演讲及即时答问过程,中英双语无缝切换,完美地融入新加坡的主场氛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刘氏金句”是:看待今日之中国,一定要用慧眼。当今世界,区域各国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唯有用智慧的眼光去审视全景,才不会陷入信息茧房、认知误区。

作者是亚太区域企业集团总裁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