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关于新中互免签证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3-12-12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杨瀚森:关于新中互免签证的理性思考

近日,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率领重量级内阁团队访问中国,新中双方在最高层级的双边合作会议上达成了24项成果,充分展现两国升级版“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丰富内涵。新闻也提到新中两国正就30天互免签证协议进行实施细节磋商,争取在2024年落实。

“新中互免签30天”瞬间成为中文社交媒体圈的热门话题,众多自媒体平台更以此作为软广告标题,吸引流量。在网络上及旅游界一众喜大普奔的欢呼声中,更需要冷静及理性的思考:全面及无限制的30天免签入境新加坡,是否存在操作可行性?是否有“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隐忧?

根据旅游局数据,新加坡入境旅客人数在2019年达到历史高峰的1910万人次,由中国入境客源近363万人次。毋庸讳言,新加坡是一个资源及幅员有限的城邦国家,常住人口仅为592万。对后疫情时代的入境旅客人数,若乐观认为能刷新纪录,一年2000万人次也已接近接待硬件的上限。以此推算,中国旅客人数达到年400万人次将触及“天花板”。

从旅游体验角度,“狮城休闲自由行”难以提供超过一周时间的深度游行程,针对纯玩游客,新加坡30天的入境逗留时间显得冗余。必须指出的是,签证措施并不是影响两国人民往来的最主要因素。新加坡历来给予持公务护照的中国贵宾免签待遇,对于三人以上的旅行团,则有快捷团签渠道,而商务游及探亲游则更适合多次往返签证。

从新加坡国内政治角度考虑,2024年也将逐渐预热进入新加坡“选举季”,在旅游硬件设施有接待上限的前提下,如果无限制开放免签自由行游客,就会无可避免挤占本地居民的公共交通、饮食娱乐资源,例如更拥挤的地铁车厢及更长人龙的本地美食摊位。全方位无限制免签,也存在非法移民及非法劳工风险,相关隐患如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就可能转化为下一届大选中的反对票。如何在促进外向经济与保护国内民生的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也考验着新一代领导层的政治智慧。

新中两国人口、国境体量差别悬殊,因此要在签证安排上实现完全对等,存在执行上的实际困难。值得庆幸的是,两国领袖通过长期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高度互信与默契。从建国总理李光耀开始,新加坡历任总理都是访华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此次黄循财作为第四代领导层的领军人,担负着新中友谊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相信在不久后公布的互免签证协议实施细节,一定能得到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新中互免签证正式实行,两国官方与民间交流一定更频密更深入,新加坡可以通过自身小而独特的优势,尽可能提升接待软件能力,例如对大众市场旅客实行更灵活快捷的网上签证、落地签证安排,同时给予高端休闲及商务旅客长期免签待遇,允许探亲游客更长期的逗留期限等等措施,着重于促进全方位高质量的绿色旅游经济增长。而新加坡国人更可以充分利用免签入境中国的优势,踊跃前往中国休闲观光或商务考察,为两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是亚太区域企业集团总裁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