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彭博社
当华盛顿首次利用“去风险”这个概念来说服欧洲阻止对华出口关键技术时,中国官员认为这个词与脱钩并无区别。现在北京正尝试一种新策略,即重新定义“去风险”这个概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上周在与德国企业CEO会谈时承认“去风险”的合法性,但提醒称不应人为夸大“依赖”,甚至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这番表态引来另一层讨论,那就是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到底是什么。
周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强再次谈到这个话题,他对与会者表示,“如果说在某个产业链上有风险,不能由某个政府或组织说了算,企业是最有发言权的”。
美国和欧洲试图阻止中国获得先进技术,从李强的讲话中可以察觉到中国为了应对这个局面所采取的策略,北京将企业和政府区别对待的做法可能引起西方商界的争论,最终可能有助于淡化任何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计划措施。
“关键在于中国认为企业和政府对风险的判断存在差异性,”Asian Trade Centre.的创始人兼执行董事Deborah Elms表示。“前者可能被认为没有那么多问题,企业对风险的评价视野比较窄。”
欧盟本月公布了其经济安全战略,概述可能被威权政府拿来武器化的关键领域。虽然做这项评估的起因是欧盟对俄罗斯能源过度依赖,但这份报告对中国的影响在于其让欧洲更接近于美国的对华策略,即不让北京触碰到敏感技术领域。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正在推动一项行政令,可能切断美国企业对中国的部分投资活动。去年10月份,美国已经采取措施限制对华出口芯片制造设备。
根据企业的估计,这些出口管制导致美国三大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生产商今年销售额总计损失近50亿美元。
尽管总把“去风险”挂在嘴边,但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到现在都没有就所谓风险给出明确定义。此前拜登在日本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表示,美国的限制措施应适用于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一小部分技术。
“每个人都在谈论去风险,但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概念,”中国欧盟商会会长彦辞(Jens Eskelund)表示。“像我们这类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明确去风险定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夏季达沃斯会议上,欧洲内部关于“去风险”的分歧也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匈牙利是最亲中国的欧盟成员国之一,该国外长Peter Szijjarto表示,与中国脱钩将是一场“残酷的自杀”。
商业盟友
相比与西方政界,北京与商界领袖的关系更为融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会谈中亲切的将比尔·盖茨称为老朋友。而几天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只获得和习近平短暂会晤的机会。习近平和拜登从11月以来就没有交谈过。
此外,中国高层官员还热情欢迎摩根大通、特斯拉的CEO,许多外国企业负责人成为北京的座上宾。
对于李强呼吁的抵制政府经济干预的做法,商界领袖们会如何回应尚不得而知。不过李强在上周访欧期间达成了与空中客车、巴斯夫、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汽车深化合作的协议。李强对这些公司表示,“防风险和合作不是对立的”。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Michael Hart)表示,多数公司更喜欢适度的风险管理。例如,在疫情导致出口中断的情况下,许多公司增加了一个离岸制造基地,这种策略被称为“中国加一”。
在新加坡管理大学研究中国贸易政策的Henry Gao表示,李强支持企业采取的防风险措施与政界提出的去风险策略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这可能会导致双方各说各话,但也许这才是重点。
Gao认为,这是一种分而治之逐个击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