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印度制造能取代中国制造吗?

时间:2023-06-27 10: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工商时报》

工商社论

印度总理莫迪日前风光访美,并在美国总统拜登陪同下,在白宫与苹果、谷歌与微软执行长相见欢,不仅谈下20~25个科技合作案,印度更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签署太空国际条约,将美印关系推上高峰。

事实上,近几年来,美国积极拉拢印度,尤其在印太联盟中,印度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美国的去中化长线战略中,面积、人口能和中国大陆匹配,非印度莫属。除了越南、墨西哥之外,印度是替代大陆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印度制造似乎有取代大陆制造之势。

虽然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中后,美中关系看似有所缓和,但美国对中国去风险(de-risking)的大战略并未改变,最终目的在削弱大陆经济实力,令其无力和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而随着印度经济的改善,以及美国的长线战略规划,印度“大国崛起”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苹果执行长库克日前在白宫会见莫迪后,对外盛赞印度代表着“巨大的机会”。据报道,他在近期一次内部会议中,提及印度近20次,惊讶地发现印度的潜力。不少专家也都认为,当前的印度有点像大陆在2000年代崛起时候的气势。而今年以来,印度股市在外资追捧下,市值超越英法,已跃居全球第四,仅次于美中日,更是令外界印象深刻。

在美企积极前进印度之际,台商供应链也加速挺进印度。该国亦是近年蔡政府新南向政策的重点国家,因为相较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尼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大陆为上述国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政治上不太敢得罪大陆,印度在面积、人口、市场上均可和大陆匹配,也符合美国民主同盟伙伴的要求,的确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替代市场与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印度接近非洲、澳纽及南半球市场,也是个重要的出口市场。

不过,印度在原料、零组件、技术工人、管理制度,乃自产业群聚上,均和中国大陆有一段距离,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要取代大陆制造,还言之过早。而在印度转型崛起的过程中,台湾正是印度可以倚靠的重要合作伙伴。

30年前台湾在大陆东南沿海,20多年前在长三角,创造了6千至8千万就业人口,协助对岸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30年后的台湾,在纺织、成衣、汽车零件、电子资讯业上的完整供应链,相对合适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缩短印度的学习曲线,同时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人口,成为化解印度高失业率、高通膨率的及时雨。

在台印的合作上,台湾可以透过智库、公协会营造氛围,尤其是针对印度有兴趣的IC设计、电子资讯业、汽车电子化等议题讨论、凝聚共识。另外,在内需产业上,印度的建材、塑化、金属零组件等领域都有不少合作的空间。当然,台印合作必须争取双赢的策略,台湾可以帮助印度,但印度政府在法规的保障、市场的保证、土地租税优惠,乃至于绿色通道上,也应提供台湾厂商协助,加速台印的合作过程。如此一来,印度在未来1、20年将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全球重要生产基地。

不过,我们必须要了解印度的民族性。首先,这个国家姿态不低,你愈急,他愈不在乎,因为表示你有求于他。而且印度人说得多但做得少,也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其次,印度的公务员相当少,而且职位调动快,因此,和公务员建立关系基础并不稳固,应该连结智库及外围的公协会,才能建立长久的关系。依此观之,和印度的一流大学建立关系,随着公务员的调动,关系比较容易生变。因此和若干有名的私立大学建立关系,则有机会和富二代建立关系,可能关系比较持久。

另一方面,印度官方对自由贸易协定并不热衷,因此透过若干创新性的名词如投资贸易协定、台湾专区等达到类似的目的或许可以考虑。此外,政府适度整合上中下游的厂商,集结更多的家数、创造更多的就业人口,进而增加和印度政府在土地、租税优惠、绿色通道、经贸运筹基地、试验专区优惠与便利上的谈判筹码,也是应该思考的做法。

最后,印度积极争取台湾的半导体前往投资设厂,台湾IC设计公司或可前往进行产学合作,因为印度早期是有半导体基础的,如果可以培养一些相关人才对台湾的半导体、IC设计应有帮助。但半导体的相关设备有50%需要靠进口,缺乏进口相关的租税优惠,对厂商欠缺诱因。借此诉求争取印度相关的租税优惠或实验专区,也值得政府正视。

赞一下
(1)
25%
赞一下
(3)
7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