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明报社评
香港疫情仍在上升轨道,政府专家顾问认为要2至3个月才受控制,不少人则争论应该“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Omicron传染力强潜伏期短,切断传播链难度,有可能比之前几波疫情为高,然而未打够针便放任其传播,肯定大错特错。Omicron死亡率较低,在微观层面,意味个人一旦染疫死亡风险较小,可是在宏观层面,当社会有大量人感染Omicron,死亡人数依然可以很惊人,最近美国单日死亡个案突破3000,仅次去冬疫情高峰期,正是一个例证。真正的与病毒共存,绝不等于躺平;就算未来大流行结束,冠病变成风土病,亦不一定意味它杀伤力低如伤风感冒,防治工作依然要做好。假“与病毒共存”之名放弃抗疫,是当下社会需要警惕的迷思。
清零或共存争论多 摆正心态警惕迷思
农历新年将至,香港疫情何时受控,仍是未知之数。政府专家顾问推算全港至少有90条传播链,担心难以及时追踪,政府则强调已加强个案追踪,相关人手倍增至500人,有专家则认为需要2000人才足够。疫情动态清零,重点不在于“不失不漏永无个案”,而是纵有失漏出现疫情,影响范围有限,可以迅速扑灭。内地在这方面一直相当成功,香港虽有持续改进,依然有所不及。Omicron传播力强,反映其繁殖率的R0值估计介乎7至10之间,比流感的1.3高出多倍。香港动态清零能力受考验,最近有本地医学界人士以至饮食业代表认为,政府应改变防疫策略,与病毒共存。
两岸三地是全球少数仍奉行清零策略的地区,面对Omicron挑战,三地政府或官方专家的取向,大抵都是现在继续“清零”,同时努力谷针,为未来做两手准备。简言之,清零只是短中期应付手段,并不是长远目标。Omicron的流行,标志全球疫情来到十字路口,经过两年多折腾,很多人早已厌倦抗疫,多国政府也无政治资本再厉行控疫措施,与病毒共存是长远必然方向,但对一些渴望尽快解除防疫措施勿再阻住做生意去旅行的人,与病毒共存却成为了“马上弃械投降”的藉口。看待疫情心态不摆正,自然容易形成很多迷思,Omicron“杀伤力低”、病毒“流感化”、疫情大流行终结在望、变成风土病后便不足为惧等看法,当中都掺杂了很多主观愿望或迷思。
Omicron死亡率明显低于之前的冠病毒株,从个人层面也许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染疫者出现重症死亡机会大减,可是从社会集体角度,Omicron带来的人命代价一样很沉重,即使它的杀伤力真的“仅如”流感,由于传播力高出6至8倍,倘若打针率不够高,依然可以死很多人。美国这一波疫情,最近单日死亡人数升破3000,比去年夏天Delta疫情以至前年初首波疫情时的数字都要高,仅比上个冬天最惨烈一波单日死亡逾4000人为低。加拿大最近单日死200人,更几乎直逼上个冬季最高峰。
英国疫苗接种率达九成,胜过美加,近期单日死亡逾400人,单论数字远比之前两波(前年初及上个冬季)为低,然而必须指出,当时英国政府防疫松懈,令该两波死亡人数多得特别离谱。台湾控疫专家小组成员李秉颖指出,就算英国单日只有300人疫下亡,依然反映Omicron夺命甚于流感,疫情并未完全轻症化,这是台湾医疗系统无法承受的。倘若香港现在马上与病毒共存,单日死亡人数60、70甚至近百,社会是否可以接受,所有人都要想清楚。
冠病病毒“轻症化”,病毒本身有所变弱可以是一个因素,但更大原因是很多人打疫苗有抗体。冠病病毒变成一般流感,当然是全人类共同愿望,Omicron的出现,令人觉得有此希望,可是不少外国传染病专家指出,病毒变异方向不从人愿,传播力加强之余,杀伤力也可以变强,不一定如公众想像般“只会变弱”。Omicron席卷全球,乐观者认为,当绝大多数未打针的人感染它并对病毒产生抗体,其他人又打了针,冠病疫情大流行就会终结,然而这只是“最理想”情况,科学家明言,难以预测Omicron自然染疫产生的抗体能维持多久,全球疫苗分配不均,穷国成为病毒变种温床,押注不会出现更厉害变种,跟玩俄罗斯轮盘未必有太大分别。
染疫死亡可接受度 东西方看法有分别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直言,认定Omicron为冠病“最后变种”是危险想法,不能假设它将为大流行带来“终局”。就算世卫目标得偿,今年中全球逾七成人口打了针,促成大流行年底结束,冠病病毒成为风土病,不代表它一定变弱。要知道,在很多地方,肺痨、麻疹等也是风土病,若无足够防治药物,这些“风土病”一旦爆发,同样可以带来沉重人命及社会代价。
与病毒共存是一个很阔的概念,由完全撒手不管到维持一些防疫措施,可以有很多组合,不同国家与病毒共存,具体做法可以很不一样,并非每个都像英美澳洲般,采取所谓“let it rip”任传播的做法,这一波疫情,不少“与病毒共存”的国家都曾推出各种防疫限制措施,倘若香港一些行业人士以为,与病毒共存等于毋须防疫生意照做,将是大错特错。韩国去年11月实行与病毒共存,面对Omicron疫情进退失据,防疫政策松紧一再摇摆,结果还是要采取类似香港关闭处所或限制营业等措施,当地卫生专家指,不同社会文化对于染疫死亡人数的接受度明显有别。东亚社会在这方面,跟西方无疑颇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