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中国企业如何融入西方世界?(2)

时间:2019-05-09 08:0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当然,企业的海外政治影响力并非朝夕就可以建立,这背后需要的整体格局的调整。最核心的有三点:

其一是构建对本地化文化的理解,尊重是理解的前提。这个远不是了解各国风土人情那么简单,要努力克服自身的一些文化差异,比如:在中国人习惯的政治和社会语境中,“科技”、“创新”、“发展”、“增长”等概念指向的都是积极向上,几乎是“进步”的同义词。然而在欧美,特别是西欧国家却并非如此。知识界早在上世纪初就对这些概念以及背后隐含的逻辑展开了大讨论。在这一百年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和结束、欧美经济的发展和衰退以及再复兴,逐渐形成了一种思辨共识:对于一切可能会打破过去社会平衡的“发展”要保持相对警醒的态度。这就要求企业有极高的社会人文素养,要让自己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与社会不同层面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体现出自己的多方位价值。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明显做的还不够,无论是家电制造厂商海尔和海信,亦或是刚刚开始进军欧洲市场的手机厂商,仍然是延续着这条“卖、卖、卖”的思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的一个误区便是单纯的认为只要在当地上税,雇佣当地人便是为社会做了最大的贡献。忽略了在这种简单的中国式“发展便是硬道理”逻辑和西方社会“维护我们的生活方式”之间会产生的种种冲突可能,从而错失维护自身利益的立足点和时机。

其二是构建全球化的公关能力或者市场能力。这也包括对目标市场的政治生态圈的深入理解,并准备所需资源配置能力。当今世界大市场对应的未必是大国,却一定是拥有自成一体的大逻辑和大体系。如果只是简单的复制过往的某一段成功经验,自然是不足以支撑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铺开。正如美国有美国的规矩,欧盟有欧盟的法律,中国也有中国的条例。企业若想真正完成全球化大棋局,本质上需要的不是在下游四处灭火应对危机的本领,而是在上游未雨绸缪化解危机的能力。

纵观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全球化公关布局,特别在世界最大的政治竞技场——美国首都华盛顿和欧盟首都布鲁塞尔的布局,不难发现即使像华为、联想这样已经成功海外拓展的企业也很少融入政治场景,更不要说其他刚刚出海的国内明星企业。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之所以美的收购库卡一案前后在欧盟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薄弱的全球化公关能力,导致的结果便是被人贴上很多标签,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最终毫无疑问成为了政界戒备甚至是攻击的对象。这也变向增加了在完成交易之后进行公司整合的负担,投资市场自然也不会看好。

其三是对于“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和维护。西方人注重交互与思辨,注重程序的正义,这也就是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之于政治权威合法性的重要性。这种传统导致西方社会整体重视这样一个不可侵犯的“公共空间”的构建,具体来说就是希望对话方可以双向交流,谁都有表达、反对、辩驳的权利和时间。在没有这个空间平台的前提下,一切沟通的内容都是缺失合法性的,自然也不会说服任何人,只会让彼此产生更深的隔阂。这和中国式的单向沟通方式大相径庭——要么过分谦卑的学习,要么就过分自信的表达。也正因为此,双方无论谈多少次,总是难以达成共识,因为缺失了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沟通规则。“公共空间”看似虚无,但在企业的全球化过程中却是每天都要经历的过程,如果不愿意正视或者是重视,那么很可能会让每一个员工工作得很“苦”。笔者在欧盟工作期间经历过很多企业对政府机构的沟通,相比于中国企业单一的“秀业绩”或者宣扬“颠覆式改变”(disruptive change)的沟通方式,欧美企业,例如微软、西门子、博世、BMW等更善于搭建一个互动式交流机制和平台(intercommunicative and interactive system and platform),不但积累与各方人士的沟通和交流,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可以在更大的视野中看到企业的价值(value in the bigger picture)。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差异还很多,再比如:现代西方人觉得996这样的工作方式是不合理的,占据了人和家庭相处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其实欧洲、美国的精英阶层甚至在大学起就是996或者更加奋斗,在西方社会你可以选择奋斗,没有太多强制性逼迫着你向前冲,但如果你一样,这就是一个尊重的问题,甚至是法律问题。简单说,很难说谁好谁不好,谁是落后谁是先进,现实告诉中国全球化公司,文化切换是必须的,融入当地还是要从深刻理解开始,再到渗透,最后到融合。毕竟中国公司走出去目的是为了可以更有效的拓展自己的市场,而不是单方面影响和改变别人的文化和国家。还有一点就是,尽量避免以效率问题排斥当地员工,全球化公司兼顾效率和融合是必须的。

另外一个文化挑战需要企业思考的就是“自我文化反思”问题。长期以来国人受的教育认为近代史就是屈辱史,进而激发发奋图强的同时,也对外来文明骨子里有一些厌恶,甚至很多人认为中国强大的目的就是摆脱屈辱,自己给自己带上历史枷锁。关起门来说,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歌颂,充满着对日对美的历史仇恨,就连大家喜闻乐见的金庸武侠小说都好战、杀人不眨眼。而这些熟视无睹的文化符号背后,中国人建立在历史自卑感基础上的强势和好战很容易表现出来,只不过其合理性带有一些“弱者”的无辜,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对于全球化公司融入本地文化都是一种障碍。这方面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其价值在于多元。这是全球化公司必须克服的跨文化心理,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赞一下
(9)
90%
赞一下
(1)
1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