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战略专家甘思德: 美应转换外交思考变得对中国“不可或缺”

时间:2022-10-0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美战略专家甘思德: 美应转换外交思考变得对中国“不可或缺”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转向“我们不得不”,美国的对华政策,同样陷入“不得不”的模式,双方被困在一个恶性循环。

中国的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转向“不得不”,美国的对华政策同样陷入“不得不”模式,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提醒,中美被困在一个恶性循环中,要突破这个困境,美国不应只想着如何降低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得思考如何变得对中国不可或缺。

甘思德星期三(10月5日)在北京参加外国驻华记者协会的线下讲座时指出,中美关系已下滑至50年来的最低点,这和双方的利益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分歧有关,但双方缺乏面对面沟通,加剧了两国关系紧张,北京和华盛顿目前都成为封闭的“回音室”(echo chamber),对彼此抱有强硬的观点。

甘思德在分析中美关系时说,中美双方都建立起一种论述,强调对方是完全错误的,得为中美关系的急转直下负责任。美国认为中美关系脱离正规,是因为中国偏离了改革开放的轨道;中国虽然不想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但正试图创造一个有着不同规范的国际秩序,美国认为必须有所回应。

利益冲突看法分歧 难逃恶性循环关系  

中国对中美关系的解读则是,两国关系直至2017年1月都基本良好,但美国的战略从接触转向单边施压。

“中国会说我们还是中国,我们和从前没有不同,但你们变了,所以我们不得不回应。”

甘思德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转向“我们不得不”,美国的对华政策,同样陷入“不得不”的模式,双方被困在一个恶性循环。

基于两国的利益冲突,以及对彼此分歧的看法,双方很难逃脱这个恶性循环。

据甘思德观察,中国担忧在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下,即使中美找到共同合作的基础或管控挑战的方法,美国行政单位能不能让国会落实这些共识?

中国也担心美国领导人定期更换,下一任政府会否遵守中美之间的承诺。

他也指出,美国同样质疑中国落实承诺的能力,中国有各个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和利益组织,即便中南海领导人同意作出某些承诺,美国也不确定中国领导人能否落实这些承诺。

甘思德说,中美双方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才能让彼此感到足够舒适、足以打破中美关系的恶性循环。“这尽管困难,但仍有潜在的解决方式。”

甘思德指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和世界相互连接对美国带来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大部分的美国观点只关注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带来负面影响;其应对方法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从而降低美国面对的风险。

但甘思德认为,中美之间如何建立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才是关键,“美国能否考虑中美的连接也能让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产生依赖?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不只是商业利益,也可能有国家安全方面的利益”。

他以俄乌战争为例解释,俄罗斯对世界的依赖非常直接,主要就是能源。若俄罗斯和世界有更复杂的联系,它付出的代价将远高于目前面对的经济冲击。

如果美国和欧洲尝试对中国作出和俄罗斯相同的制裁,带来的冲击和规模将更巨大,“这就是中国与世界保持相互依赖带来利益的活生生的例子”。

甘思德说,如果中美尝试以符合彼此利益的方式管控两国关系,双方未必得“竞相探底(race to the bottom)”,“我们可能可以找到其他方式,这很难但至少值得思考”。

至于中美关系会否在中共二十大后出现变化,甘思德认为,目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中共维持现有路线,美国则会用和目前相同的方式回应。

另一种可能性是,中共领导层意识到现有路线制造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清零政策引发的反弹和不满、中国和许多国家的关系处于最低点、中国发展的空间持续缩小,中共高层可能会在二十大后开始应对这些问题,例如逐步调整清零政策,并寻找方法稳定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甘思德说:“有可能像是扑克牌玩家一样,他们在二十大前不能透露任何信号,泄露下来会做什么……目前我们知道的不多,这两种说法都不能驳斥,我们只能等待。”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