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选结果出炉,在野的工党夺回政权。分析认为,新政府会延续亲美方针,但在外交策略上会趋向缓和,寻求与中国对话的空间。
据美国之音今天(22日)报道,中国议题在此次大选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从选举开跑前,工党和执政联盟就频频指对方在中国政策上无所作为。
有分析认为,工党执政可能会使澳大利亚在印太安全和北京问题上极其强硬的立场发生重置。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罗震(James Laurenceson)表示,虽然工党的对华政策比起莫里森政府更有弹性空间,但不会马上有戏剧化的转变。
他说:“工党并不会直接‘重置’澳中关系,因为在这不到10年间,世界发生了许多剧烈的变化,澳中关系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工党执政确实带来了一些改善关系的空间,不过从2016年以来,澳中关系持续下滑到现在几乎跌到谷底,要在短期内有很显著的改善绩效并非易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说:“日后的工党政府将会延续亲美的方针。在外交修辞上,工党预期将会比近年的联盟党政府相对缓和,例如面对中国拓展海外存在感,工党未必会时常直指其为‘威胁’,而会相对委婉地表达‘严重关切’,以保留台面下低调外交的交流空间。”
台湾驻澳前代表林松焕认为,中国大陆和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协议,是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太平洋岛国的地缘政治的挫折,对于向来以“南太平洋的副警长” 自居的澳大利亚来说,感到脸上无光。今后对南太平洋的外交政策,以及澳洲-中国大陆关系的处理,恐怕是未来工党的艰难挑战。
林松焕说:“澳大利亚工党长期以来都对中国较为友善,但也重视人权。工党政府可能会略为调整对中国的外交作法,加强对话沟通,放软身段,作法柔软,语调和缓些,以争取中国放松对澳大利亚的严厉经济制裁。”
他也认为:“中国制裁澳大利亚,其实并没有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影响,反而伤害到中国自己的经济发展,造成中国近年的能源短缺危机、停工停产。因此,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制裁不可能持久,将来必会找台阶下,放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中国并非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伙伴。IPEF成立的目的就是在于反制并平衡中国的扩张与威胁。因此,即使澳大利亚工党上台,预料不会对IPEF有实质的影响。”
中国自前年以来,已对澳洲实施多项经贸制裁,涉及葡萄酒、大麦、牛肉等行业。
罗震则认为,工党执政有助于中国逐渐减轻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制裁。他说:“就经济制裁采取行动,是任何澳大利亚政府认真对待北京声称其希望改善关系的最低条件。我认为,指望所有的制裁在一夜之间消失是很不现实的,不过应该会有许多制裁陆续开始被取消,例如获得中国市场认证的肉类加工设施陆续恢复准入。其实在中国取消全部、或是至少大部分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制裁前,中国申请加入 CPTPP不会有任何进展的,因为澳大利亚就是成员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