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报》50周年前夕 中美外长通话互释善意共识存落差

时间:2022-02-23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上海公报》50周年前夕 中美外长通话互释善意共识存落差

这次是王毅与布林肯在一个月内第二次通电话。学者分析,随着国际战略情势改变,中美双方很难达到1972年签署《上海公报》的“求同存异”程度。

正值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前夕,又遇乌克兰局势紧张,中国外长王毅昨天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谈及上述议题。就中美关系层面,双方虽互释善意,仍存在落差。学者分析,随着国际战略情势改变,中美双方很难达到1972年签署《上海公报》的“求同存异”程度。

这次是王毅与布林肯在一个月内第二次通电话。关于中美关系,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新闻稿,王毅认为,当前把握和推进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

但他批评,美国推出所谓新版“印太战略”,公开把中国列为地区首要挑战,还试图把“以台制华”纳入美地区战略,“这明显是在发出对华围堵遏制的错误信号”。

王毅又说,《上海公报》的精神对今天的中美关系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美国重温中美破冰初心,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认知,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这份新闻稿并显示,布林肯向王毅祝贺北京冬奥会取得成功,中国运动员获得佳绩,并称美国不寻求搞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反对台独、无意同中国冲突对抗。

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仅在国务院官网透露,布林肯在通话中提到朝鲜课题,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强硬态度的做法。

学者分析: 中方吁美更平衡看待关系美方欲知北京对东欧看法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节大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从通话的内容来看,中方意在呼吁美方更平衡看待中美关系,更体现双方元首所达成的共识。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登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则表示双方此时通话,自然是因为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逊访华、《上海公报》签署50周年,中方希望缓和中美关系;但美方更希望探知北京对东欧局势的态度。

张登及指出,《上海公报》的精神是“求同存异”,签署背景是美国要联合中国对抗苏联霸权;但如今美国要与中国“激烈竞争”,想回到当时的情况“几无可能”,只能管控分歧,在和平环境中竞争。

张登及还提到,美方现在提及中美关系,以及涉及西太平洋、台海议题时,不只是提出《台湾关系法》与“三大公报”(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甚至加上“对台六项保证”,显示美方“一中政策”已与1970年代的论述有所差异。

节大磊则认为,《上海公报》当时一方面处理最棘手的台湾问题,一方面体现“求同存异”精神,因此提出了一个有创造性的处理方式,但也留下一定模糊空间。节大磊表示,“现在看来,从特朗普(Donald Trump)到拜登(Joe Biden)政府都更加有意识的在模糊空间做文章”,因此中方担心美方正把“一中政策”空心化。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